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2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2版            看安徽
 

2014年3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下,一些资源型企业在经过短暂的快速发展后,很快陷入“环境深度破坏、后续发展乏力”的“资源魔咒”。如何摆脱“资源魔咒”束缚,已成为这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多年来,淮北矿业集团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措施,拓展企业健康发展之路。

淮北矿业调整转型破解“资源魔咒”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吴明

淮北矿业调整转型破解“资源魔咒”

2013年,淮北矿业集团综采、综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6%和47%。

安徽滁州定远大型盐化循环经济工业园。

2013年集团公司物流贸易收入330亿元,占集团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图为“淮润一号”海轮。

过去,提起淮北矿业集团不能不说煤,现在煤炭已不是该企业的唯一标签。“十二五”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这家以煤炭采选为主的传统资源企业开始加速转型“变脸”,实现了由挖煤卖煤的粗放经营向资源整合、循环利用、低碳多元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地下到地面、煤炭到化工、从“黑色”到“多彩”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末淮北矿业集团将全面建成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双千亿”,更具生机和活力的国家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昔日这家以传统采选加工为主要发展方式的煤炭资源型企业开始以崭新面孔屹立于中国企业之林。

精耕细作:延伸产业链

淮北矿业集团作为中国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安徽第二大煤炭企业,5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原煤8亿吨,上缴利税400亿元。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和全国煤炭企业一样,受到了资源制约、环境约束的考验,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带来的规划项目实施压力和市场压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这家资源型企业。

面对如此发展形势,以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明胜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按照

“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用转型升级来破解“资源魔咒”。

王明胜曾多次向干部员工阐述,对于资源型企业来说,产业链条延伸越长,经济价值越高,对煤炭的依存度越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会越强,市场竞争力也会越高。通过煤炭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才能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最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淮北矿业在做强做大煤炭主业的同时,延伸出精煤、焦炭、甲醇、粗苯、煤焦油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并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为龙头项目,构建“煤—焦—化—电”、“煤—电—建材”、“煤—电—电石—PVC”等若干产业链。

淮北矿业煤焦化电工业园是产业链延伸的典范。目前,一期工程全部竣工投产,形成了年产220万吨焦炭、联产20万吨甲醇生产规模;临涣选煤厂具备了1800万吨/年入洗原煤能力;临涣中利发电公司现有煤泥矸石发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经济效益显著,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13年,临涣工业园实现营业收入141.5亿元,上缴税费7.4亿元。

致力打造行业领军盐化工基地,形成盐化工产业集群。滁州定远盐化工基地依托华东地区最大的定远东兴盐矿,利用巢湖市杨家岭矿区的石灰石资源,借助“两淮”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建成后具有年产100万吨聚氯乙烯、140万吨电石、76万吨烧碱、250万吨电石渣制水泥的能力。盐化工产业以循环经济为先导,采用先进、高效、清洁的生产工艺,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充分综合利用,构筑了独具循环经济特色的产业链结构。盐化工基地一期工程2013年6月正式投产,规模效益逐渐显现。

循环利用:坚守绿色发展

以“绿色开采”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淮北矿业集团探索煤炭低碳化利用体系。从矿井、园区的小循环,到整个矿区的大循环,集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集团致力推进的“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矿区循环式发展”的“四循环”,实现了节能、降耗和增效的有机统一,深化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淮北矿业临涣工业园区已入选国家首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是集煤炭洗选、煤焦化及副产品深加工、矸石发电、粉煤灰综合利用等一体化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围绕“将煤炭吃干榨尽”,临涣工业园建立了煤焦化电生产循环系统,形成了统一整体。电厂所需燃料(中煤、煤泥、矸石等)直接从洗煤厂通过皮带机走廊输送到电厂;焦化厂所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输送到电厂进行再利用,电厂的排水先供焦化厂炼焦,然后再供选煤厂洗煤。

王明胜认为,临涣工业园区具有鲜明的循环经济特点:一是注重发挥优势、综合开发,经济效益好;二是注重内部循环、综合配套,资源消耗低;三是注重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少。

园区内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92.5%以上,把煤炭的综合利用率提到了最高。位于园区内的中利发电公司已投入运营的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每天的燃料不是动力煤,而是煤泥、煤矸石等煤炭洗选废弃物,每年能用掉400万吨以上的煤泥和煤矸石。类似这样的综合利用电厂,淮北矿业集团还将在涡北矿区、宿州矿区建设。

在这方面,淮北矿业集团将继续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稳步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建设。按照“规模化、大型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理念,2014年将开工建设焦化二期、甲醇二期、粗苯精制二期、煤焦油及深加工、物流园等8个项目,总投资105亿元以上,这些项目力争到2015年底全部竣工投产,年新增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利税20亿元以上。同时开工建设盐化工业园二期工程。总投资70亿元以上,可新增加年产54万吨聚氯乙烯、84万吨电石、44万吨离子膜烧碱、135万吨电石渣水泥的生产能力,年新增工业总产值50亿元,利税8亿元以上。

转型调整:谋求整合再造

煤炭是转型发展的支柱,是进行产业链整合和再造的基石。2013年,淮北矿业集团通过内部挖潜改造,强化管理,调结构,转方式,原煤产量同比增加284万吨,营业收入600亿元,同比增加93亿元,实现了更稳健、更有质量的增长。

为把主业根基打牢,在坚持“零死亡”理念和目标,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集团公司以集约高效为目标,稳步发展采掘机械化,强力推进生产技术增收节支,减员提效,生产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吨煤成本同比下降56元。优化生产布局、巷道设计、支护工艺,减少支出7亿元。全年共减少各类劳动用工11000多人,减少费用支出9亿元。按照规划,2015年,省内原煤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

集团还在陕西、内蒙古等地控股60亿吨优质煤炭资源。目前,古城矿区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古城一矿已纳入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年1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并出具“路条”,古城一矿建设全面提速。

2013年,在煤炭主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淮北矿业集团非煤产业异军突起,比重占集团经济总量7成以上,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年最好。中利发电、雷鸣科化、矿医集团、焦化公司等非煤子公司实现利润5亿多元。

按照煤电一体化发展思路,2013年淮北矿业集团加快发展电力产业,到“十二五”末建成或在建电力规模达到530万千瓦以上。目前宿州、涡北低热值煤综合利用电厂正在抓紧建设中。

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产业。目前,淮北矿业集团构建了煤、路、港、航一体化模式,集煤炭销售、物资贸易、航运港口、园区建设、电子商务、供应链融资为一体的现代物流贸易体系,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努力形成多线增长、多极支撑,集群效应和综合效益更加彰显的产业格局。2013年物流贸易收入330亿元,占集团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同时,以临涣焦化、中利发电、安徽华塑、信盛国际贸易公司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和组建运行为标志的产业布局,正在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力支撑。

改革创新:激发转型动力

改革创新是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坚持市场化趋向,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寻求变革,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发挥集团化运作规模效应、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内生活力。

在推进改革进程中,淮北矿业集团除了在体制、机制上大胆突破外,还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运行模式。他们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90%以上的非煤子公司实行了混合所有制,涵盖了集团所属电厂、物流、焦化、盐化、民用爆破等产业,矿井建设也摆脱了国有独资投资模式,引进了非公有资本。

江苏炜伦航运公司是国内江、海直达的较大的航运企业,拥有较强的航运管理优势。淮北矿业集团看准这些资源,主动向江苏炜伦投去“橄榄枝”,抓住航运低迷市场有利时机,发挥资金、客户优势,组建了上海润捷航运公司物流贸易如虎添翼,集团从此踏上从煤海到大海,由黑色到蓝色的转型发展之路。2013年,公司累计完成货物运量507.56万吨,煤炭贸易量58.38万吨,收入6.4亿元,实现了较大幅度盈利。

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淮北矿业集团还重点做好“稳定产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质量”文章,实现煤和非煤产量稳中有升,有形和无形资源充分盘活,现有和未来增量管好用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稳定产量:坚持在安全的前提下,加强煤炭生产技术管理,优化产量结构和产品结构,多出有效益、有市场的煤。盘活存量:对全公司人力、设备、配件、原材料、土地、房产、资金、股权等有形资源以及管理、技术、资质、品牌等无形资源进行盘活,发挥更大效益。用好增量:充分发挥好盐化、焦化、电力、物流、房地产等板块作用,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质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抓手,全面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王明胜在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上说:“淮北矿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而煤种优势又十分突出,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正确转型跨越道路十分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坚定不移走下去。面向未来,矿区上下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转型发展。”

记者手记

转型跨越贵在创新精神

当前,许多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都面临着市场、经营、环保等多重压力,这给企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化危为机,应对挑战,实现永续发展,从淮北矿业集团坚持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转型升级的步伐和成效中,可以感受到国有企业不断解放思想的勇气、深化改革创新的锐气,可以感受到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企业内生动力增强,永续发展活力激发。

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问题所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国有企业要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这既是应对当前严峻外部市场形势的需要,也是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更是转型升级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当看到,通过十年的快速发展,不少企业发展速度很快,经济总量大幅攀升,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体制机制不活、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管控模式不优、发展活力没有充分彰显,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破除束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体制机制深度变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