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银行期待破局千亿侨资盼“盘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钟文
华侨银行期待破局千亿侨资盼“盘活”
民营银行试点的临近,再一次让申请侨资银行的企业家们看到了希望。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浙江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在今年两会上再次建议设立华侨社区银行。此前,陈乃科已多次递交建议案要求在浙江设立侨资为主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事实上,浙江华侨的“银行梦”由来已久,而海外侨商更是未来打造“华侨银行”不可或缺的主力军。而此前,温州企业家几次提交建立华侨银行的报告,但最终无疾而终。
但是,浙江人的侨资银行梦从未停止过。
青田华侨银行再出发
在申请设立华侨银行方面,丽水市所属的青田县始终颇为活跃。
2013年,来自青田籍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乃科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建立青田华侨银行的提案。
青田县侨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2012年,丽水市被国家作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后,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按照陈乃科的设想,未来的华侨社区银行应该是地方性的、服务小微企业的、以侨资为主的社区银行。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首先,一般大银行都有分支机构,跨地域发展,按照资本逐利的习性,资金往往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而像他们这样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能专注于本地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金融支撑;另外,华侨社区银行是本土小型商业银行,因规模与小微企业匹配和本土化特点使其更熟悉小微企业,在以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同时,能有效化解“信息不对称”,较好地控制信贷风险;第三,以侨资为主,主要是看重侨资的吸储功能。
丰厚的侨资是浙江人申办华侨银行的基础。
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6481亿元,外币存款余额约1744.68亿元。而实际上,金融机构外汇余额的数据呈现,也仅仅是其中一部分。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作为侨乡重地,温州所属的文成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却有10万华侨华人旅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以千计的工厂、餐馆、商店,资产超亿元的文成籍华侨华人目前有20多位,总拥有可投资的资产约1000亿元以上。
浙江富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松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他很多亲戚都是华侨,家里大部分就是父母等老人,钱汇进来也不知道怎么用。
陈乃科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青田县是著名的侨乡,约有25万华侨,民间资金丰富、活跃。2013年末,全县本外币存款达403.35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存款达8万多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存款达13.4万多元。
温州人的华侨银行梦
事实上,早在2006年,身为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大世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林建清就在温州市“两会”期间递交了《关于建立“华侨银行”的建议》,但当年中国银监会温州监管分局答复是“时机还不成熟”,之后便没了下文。
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外界称为“新36条”),其中就包括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温州大佬们似乎更看到了希望。
当时,包括温州华商会会长、浙江努奥罗散热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华在内的多个企业家作为主发起人,申请创办华侨银行。强大的企业发起阵容也引起了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温州方面把《关于要求设立温州华侨银行的报告》递交到了国务院。
然而,这份报告最终却被银监会退了回来。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对
《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说,按照当时的政策,民营银行根本就批不下来。
2012年,温州被国务院批准为金融改革实验区之后,华侨银行再一次上报国务院。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温州华商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华侨银行申办多年都没办成功,现在华商会领导也换届了,新的会长有自己的想法,会不会继续去申报华侨银行不好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当初申报华侨银行的几位企业家,有的企业本身也出了资金状况,这可能也是导致华侨银行无法走下去的原因。
而在周德文看来,尽管华侨银行没有获批,但对温州民营银行的设立起到了一个垫脚石的作用。他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华侨银行,还是科技银行或者其他形式的银行,其实都是民营银行,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他说,华侨银行当时的初衷是设想主要以侨资为主,实际上民营银行里面重样可以有侨资,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陈乃科看来,事情仍然在朝着希望迈进,陈乃科告诉
《中国企业报》记者,他去年就在全国两会上提案建立以侨资为主体的股份商业制银行,从目前来看,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接下来就是积极做好准备,争取在第二批、第三批试点中拿到侨资银行的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