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双翼的探寻-风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双翼的探寻-风控
 

2014年3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万亿影子银行悬顶潜在风险高度积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特约记者秦玥

20万亿影子银行悬顶潜在风险高度积聚

王利博制图

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疯狂生长,影子银行的风险再次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不少专家指出,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虽然明确了“一行三会”的监管职责,但对于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融资机构,尚未制定整体性的监管政策框架,导致缺乏相应的履职手段和监管权限,权责脱离。

对于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而言,一旦大面积出现问题,给国内金融体系安全带来的将是美国“次贷危机”般的巨大打击。

那么,目前中国的影子银行到底有多少?风险性到底有多大?

影子银行规模或达20.5万亿元

影子银行到底指哪些机构?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业人士表示,在他看来,我国影子银行更多地表现为,信托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从事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知道浙江有些地方,民间融资很是兴盛,而这样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影子银行。”上述金融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我认识一位姓莫的先生,当时他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拿到60万元贷款。然后将这笔钱交给典当行,典当行大方地开出一年20%的利率。而60万如果存在银行,利率每年8%,而这样纵然是贷款,也可坐享16%的利差,60万元资金一年就能净赚近10万。”

“而在得知这样放贷每年可以有20%的利息后,当地很多人都找到他,甚至年逾六旬的老人都愿意将‘养命钱’用来放贷。”上述人士表示,而这只是民间小额投资,如果上市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也像这样投入,获利之丰超出想象。

今年年初,一份规范影子银行的“107号文”似乎将影子银行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107号文”的内容显示,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

理财业务等。

其中,“首次把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中没有做到一一对应的‘资金池’业务纳入影子银行的范畴,存在监管不足的非金融机构包括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等信用中介机构也纳入影子银行的范围。”一位接近监管当局的人士表示。

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影子银行的规模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有人统计,影子银行占据了国内新增贷款数额的半壁江山,相当于GDP的两成。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特邀顾问杨凯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就影子银行表示,中国影子银行数量大概只占GDP比例10%,而美国是150%。

2013年10月8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发布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3》称,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可能达到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

“但是,就目前为止,这样的统计数字也只是一个大概,而实际上影子银行的规模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定论。”资深金融人士谢照一告诉记者。

期限错配风险严重

某国有银行人士汪伟告诉记者,由于影子银行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参差不齐,这类贷款的抵押品也一样。“许多贷款用房地产作为抵押物,也有一些贷款用工业机械设备、甚至大宗商品作为抵押品。在某些案例中,寻求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贷款机构发现,借款人已将抵押品抵押了一次以上,或者该抵押品根本不存在。”

而期限错配则是影子银行最为重大的风险。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大多在3个月以内,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资产却多为长期资产,例如期限为5至8年的城投债。也就是说,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是长期的,而负债是短期的,存在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信达资产相关人

士表示,正规银行体系的期限错配,能够享受中央银行贴现窗口的支持,而影子银行的期限错配却不能享受最后贷款人的保障。

因此,专家认为,期限错配风险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冲击远甚于正规银行体系。

除此以外,该人士还表示,由于影子银行产品承诺的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但这只有当影子银行体系的基础资产能够获得足够高的回报率时,才能保证影子银行产品能够按期足额兑付。

换句话说,一旦基础资产的收益率出了问题,影子银行产品就面临着信用违约风险。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表示,由于影子银行体系本身是中国商业银行规避当前监管政策、进行监管套利的产物,因此和正规银行体系相比,影子银行体系面临的监管条件较为宽松,这使得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了比正规银行体系更为突出的风险。

“违约率是金融产品定价的基石。如果违约率为零,但事实上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又很高,这必然会造成该产品的定价存在扭曲,即由于投资者低估风险而造成风险溢价偏低。中国影子银行产品的投资者或许不是不知道存在风险,而是认为影子银行产品背后有商业银行甚至中国政府的隐含担保。”张明表示,正是如此,才会导致投资者对影子银行产品趋之若鹜。但这也埋下了潜在隐患,即一旦影子银行产品出现突然大面积违约,投资者由于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将会把怒气发泄到金融机构甚至政府头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