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重围银行如何重新发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王莹
深陷重围银行如何重新发力?
利率市场化的脚步渐近,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银行存款及息差收入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变革正在袭来,未来银行网点柜台是否难逃“胶卷命运”?面对重重挑战,传统银行该如何重塑创新力?日前,多位业内专家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利率市场化将激发银行寻求新的盈利模式
今天的金融业有点像30年前卖牛仔裤的摊位,当时利润是非常高的,因为政府放开了对摊位的管理。而现在的金融业没有完全放开,大趋势一定会逐步放开。
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非常成熟,贷款利率已于2013年7月全面放开,而存款利率在今天理财产品充分竞争的形势下,事实上也基本放开。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新局面是存款利率将全面上升,很可能从目前的年利率3%上升到5%,也就是名义利率基本上保持高于通胀率2%的水平。银行间争夺存款的战争也将由此公开化。
利率市场化将压缩银行的利润空间,银行将进一步加速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从简单的市场利差服务转为向企业和消费者全面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向松祚(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不要夸大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
任何科技手段的革新都会带来商业模式的改变。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在商业模式上会带来新的变化。到底什么是“互联网金融”需要界定,因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权威的说法。而媒体的界定过于简单化,仅局限在“宝宝”类的产品上。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的平台进入金融行业中来;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都叫“互联网金融”。从银行统计的数据上来看,有80%的交易,包括转账汇款还有理财产品等,都是通过互联网模式来操作。所以,我认为不要过度夸大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不存在对银行业的颠覆。
闫冰竹(北京银行行长)传统银行有待改进自身服务
尽管互联网的跨界入侵不足以颠覆整个传统银行业,但互联网企业在收集客户数据、优化客户体验、提高客户黏性方面的卓越实践确实值得银行业思考、学习和借鉴。
传统银行必须面对现实,改进自身的服务。比如,互联网企业在采集客户信息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通过对客户在社交网络、网上消费支付等方面的使用习惯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些服务适合零售客户或小微企业客户,但对于银行服务的大中型客户及高净值资产客户不具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