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看安徽
 

2014年3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霾应致力能源战略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明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晓梅吴明张骅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明胜治霾应致力能源战略调整

王明胜

治理雾霾已成为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明胜表示,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化石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急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建议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作为今后我国能源发展重点。

王明胜说,统计调查显示,雾霾治理成了今年地方“两会”除改革外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超九成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大气污染,15个省市区提及治“霾”。而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雾霾”和“PM2.5”的省市仅有8个。因此,根治雾霾,迫在眉睫。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特别是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但王明胜分析认为,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依赖一次能源消耗。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仍是以煤为主,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92.7%,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

据有关媒体披露,2013—2017年,我国将投入1.7万亿元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北京投入高达7600亿元。虽然对雾霾治理投入了巨资,但治理污染的措施却并非得力。王明胜举例说,以煤炭行业为例,作为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政府对煤炭企业采取的是以“限、停”等强制性措施为主,这对治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固然起到一定作用,但只“堵”不“疏”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相关产业发展不利,对煤炭产业升级也没有太大推动作用。同时,我国在雾霾治理方面还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不充分,监督管理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因此,还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强化能源深度利用和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整体措施。

王明胜重点从积极推进能源战略调整和推广煤炭清洁生产利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能源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化石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急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建议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作为重点,一是尽快研究制定电能替代战略规划,加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开发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对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实行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双控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环境友好型发展。三是实施跨区送电工程,在污染严重地区,通过逐步提高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逐步减少对燃煤的依赖。

在推广煤炭清洁生产利用方面,王明胜建议,重视各种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开发,加大对煤炭绿色利用技术的扶持力度,提高煤的转化效率和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煤烟型污染。一是鼓励有条件的煤炭企业积极实施清洁煤战略,新建煤矿应同步建设煤炭洗选设施,现有煤矿要加快建设与改造,提高煤炭洗选比例,努力降低污染排放。二是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强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的改造,加强型煤、煤炭气化、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抑制PM2.5颗粒生成。三是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努力做到吃干榨净,减少污染排放。四是大力发展低热值煤发电产业,简化项目审核程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循环经济园区配套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加快前期,实行项目优先核准,优先于常规燃煤机组调度和安排电量,涉及的其他资源优先配置,充分利用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煤资源,进一步减少土地占压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五是积极推广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对热值在300千卡/千克以下、已无燃烧利用价值的煤矸石,通过井下充填等方式进行处理,减少地面煤矸石堆放污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