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人文生活
 

2014年3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伍炳亮:红木大道达己达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黄春兰

伍炳亮:红木大道达己达人

伍氏兴隆出品的海南黄花梨灵芝纹翘头案

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掌门人伍炳亮

当今中国古典家具企业,已洋洋达两万之众,可谓欣欣向荣。然其中能称栋梁及秀木者,则寥寥无几。

广东台山伍氏兴隆红木家具品牌及其掌门人伍炳亮大师是传统红木家具行业里的先行者及大成者,其领袖群伦的行业地位无可辩驳。

然独木不成林。有感于古典家具行业的急功近利、浮躁粗糙和纷纭乱象,伍炳亮心存忧患,难以释怀。

古语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立志腾达,但同时也要让别人腾达。因为一个人的辉煌和成功,最终只是一人之成就,只有让更多人成功,才能实现达则兼济天下。

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以自身影响力,集合业界有识之士,为整个古典家具行业点亮一盏明灯,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才是红木大道。

秉持一份仁者之心和士者之情,照亮传统家具行业前行的道路,实现整个行业的理性繁荣,是伍炳亮大师的真正良苦用心。

激流勇进

时隔一年,再次造访伍炳亮大师,知悉他正忙于参与筹备“中国传统家具行业大师”的评选活动。据介绍,此次评选由中国家具协会组织,是传统家具行业里的第一次,分设

“中国传统家具艺术设计大师”和“中国传统家具工艺传承大师”两个称号。身为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的伍炳亮大师是此次活动的倡导者和评选方案的起草人。

对此,记者有诸多不惑。因为对于现在的伍炳亮大师而言,早已经是功成名就,大可安享已有的成就及天伦之乐,何苦还要劳心费神地折腾?更让人担心的是,在中国这个文化氛围和社会传统里,向来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伍炳亮大师目前的声望和地位,倡导及参与此项活动极易引起同业的猜疑、非议和诟病,结果则可能是好心不得好报。

伍炳亮大师听闻上述担心后淡然一笑,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评选活动的情况。首先,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国家具协会组织,邀请业内专家学者、艺术高等院校教授和文化艺术领域的名家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建立科学的评审机制对参评者进行评定,从而从人员、机构及机制上保证了评选活动的专业、透明、公正、严谨和权威性。这与以往由媒体及公关公司举办的商业性质的评选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后者广泛存在有偿颁奖和评选的问题,缺乏公信力。

另外,此次评选不是只举办一次,而是会定期举行,并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评审操作标准和运作体系。而且此次评选对象不是家具产品及企业品牌,主要是从传统家具文化及艺术的角度评选出在传统家具行业理论及实践方面都有一定造诣的优秀个人。更重要的是,所评定的大师不是简单地发一个奖状或者证书,而是会逐步凸显这一称号的严谨性和含金量,使其具备行业资质认定的性质。

也就是说,评选活动的设计和目的是通过提升设计师水平这一人的因素,来达到提升红木家具产品设计制作水平、文化内涵及整个红木家具行业的理性繁荣。

泥沙俱下

当下中国的传统家具行业,从事生产的企业有两万家之多,各地的传统家具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从表象上来看,这一现象值得高兴,因为起码的产业规模是衡量一个行业是否成为一个行业的最基本标准。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一盛世繁景之下,谈得上真正继承了传统家具文化精髓的精品者并不多,大多形似而无神,原因是创作者及设计者只是简单的复制、模仿和抄袭过往作品,有的甚至连模仿都不到位,更谈不上融合时代审美情趣及精神诉求的当代经典红木家具艺术品。整个行业总体上来说就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伍炳亮向记者具体解析了目前传统家具行业里的几大病相。首先是整个行业标准不健全,导致整个行业缺少质量评价标准、审美标准及价值导向规范。具体包括如原材料的精确鉴别和检验标准、制作过程中的工艺规范及家具成品的质量检验与等级认证标准等。这一无章可循的状况,是整个行业无序的根本原因。

上述规矩空白的状态,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设计造型能力不高,成为家具生产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瓶颈。对此,记者也深有同感。记者曾在中山见过一位大老板,其上下好几层、总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办公大楼里,充斥着富丽堂皇的各种红木家具,所用材料都是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宽大红木,有的材料直径可达一米,可谓用料奢华。然而,这种貌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背后,总感觉“土豪”之气浓厚,少了好多内涵和神韵之气。而这恰恰是传统家具行业的精髓所在,就像一个人,如无神,则如行尸走肉。伍炳亮表示,很多红木家具生产企业都是按画册上的款型依葫芦画瓢,但由于缺乏系统完整及精细的研究,大多存在造型不准及比例失衡的问题,结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种低下的行业设计水平,导致行业进入门槛极低,只要有资本、有渠道买到材料及找几个所谓的设计师,任何一个没有经验积累者都可以加入这一行业,从而导致另一病相,即大多数企业都在低层次和低水平上进行恶性竞争。

低进入门槛产生的更可怕的后果就是直接威胁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整个行业急速的规模扩张,对上游原材料消耗极大,长年的乱砍滥伐已经导致红木供应出现短缺,价格不断上涨。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就不用说了,早已绝迹,随后而兴起的海南黄花梨及越南黄花梨也日益稀少,目前海越黄每吨在千万元左右,海黄则更涨到每斤一两万元。在这一背景下,伍炳亮决定兴建一个黄花梨家具艺术博物馆,占地50亩,将于2016年建成,此举在于能让后人有机会一睹伍氏黄花梨艺术品的风采。

很明显,粗放式的行业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如何让稀缺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内涵式增长是唯一的出路。“同样的木材,同样的工人,同样的市场,是做普通的大路货陷入恶性市场价格竞争,还是做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精品促进真正的市场繁荣?完全取决于企业灵魂人物的设计能力和对审美、造型的驾驭能力。”伍炳亮表示。

回归文化

道为体,器为用。对于传统家具行业而言,有形的产品只是一个载体,它必须承载和延续传统明清家具的审美取向、艺术水准和文化品味。否则它就只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商品,而不是一个文化符号及艺术精品。

从历史来看,传统家具所传递及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趣与当时的主流美学是一致的,并与其它各种文化艺术如书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比如,明代书法清秀雅致、飘逸潇洒,而清代书法尤其是历代清朝皇帝的书法都是浓墨重彩,笔力雄浑,而明清红木家具的风格恰恰与当时的书法风格保持着高度一致,如明代家具就比较清秀典雅、简约明快,清代的红木家具风格皆是庄严肃穆、沉稳有余活泼不足。

因此,对于设计师而言,造型设计还不是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是要了解明清家具里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要了解和读懂这一文化表征,除了要从明清家具本身去研究和揣摩,还要从当时其它各种文化艺术中去理解,以此求得尽量还原历史文化的全貌。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所制作出来的产品有古典味道,才能保证当代的传统家具制作在正确的文化艺术理念指导下进行,而不是像现在好多古典家具明不明清不清,结果是“四不像”。

在掌握了传统文化基因这一命脉之后,造型设计、比例均衡等制作技巧就可以用来表达和实现这一文化内涵。因为设计造型尽管重要,但始终还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术”必须通过打造器来阐释“道”。

伍炳亮大师也曾不止一次地慨叹当今设计师对传统历史文化理解的贫乏和肤浅,并由此导致整体古典家具行业文化韵味的贫乏。更让他痛心的是,这些设计师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消费者及市场传递出了一种并非正确的传统家具鉴赏知识和理念,最终结果就是目前传统家具市场里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尽管已经有部分消费者开始醒悟,开始寻找并投资真正的红木家具精品。

为扭转这一并不十分健康的市场风气,也是为了整个红木家具行业走向真正的繁荣,伍炳亮希望从两个方面着手,尽自己最大努力解决上述时弊,一是通过倡导及推动“中国传统家具行业大师”的活动来提升设计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二是通过网上答疑及在大学开设传统家具鉴赏课的方式,丰富广大消费者及大众的红木家具鉴赏知识,提高其对古典家具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唯有红木家具市场的各个主体的素质及水平都得到提高,中国传统家具市场才能是一个真正健康有序的市场,传统家具行业才会出现真正的理性繁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达己者达人,这正是伍炳亮大师的一片良苦用心,也是他的一份仁者之心,一种传统士者心忧天下的情怀。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