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背景下
国企市场化改革在深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万斯琴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国企市场化改革在深化
改革的车轮行至201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其中,特别是国资委成立11年来国有企业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无疑是使中国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的强动力。而处于经济改革核心的国资国企改革,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十余年风雨兼程之后,总结国资国企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资管理体制发生了转变;第二个方面是国企经营机制实现了突破;第三方面是国有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
改革离不开体制牵引
从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和其它配套改革的情况看,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缺乏可以借鉴的改革先例的情况下,要创造性地实现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任重而道远的。
对于国企改革,始终面临着一个个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谁是改革的启动者?谁是管理的先行者?谁是经营的创新者?由于长时间无法回答以上种种问题,造成了一些国有企业对于改革问题的回避。但事实是,改革绝不是造成企业困难的根源,恰恰相反,是促进企业转危解困乃至兴盛的最根本出路。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表示,深化国企改革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在客观方面,不是国企自身能做到的,需要政府在配套改革方面应该多做一些文章,为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环境。
中国的国有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迎接挑战与竞争,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同时,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也离不开体制的牵引。国资国企改革的出发点、过程以及成果需要体制改革,对国资、国企的管理体制进行新的调整。
十六大以来,中国正在逐步发现并解决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的问题。众所周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是国资委的职能。国资委成立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代表国务院来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市场的规律,出资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整体上解决了出资人对企业的管理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造就新国企
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对体制机制以及国有经济的结构布局等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事实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不仅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说,机制的变化随着股份制的推进,企业领导组织的推进,劳动、人事、分配都有大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形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即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如今,以公司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使中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构造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从数量结构看,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制度试点已迈出较大步伐。十一年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开展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52家,将占整个113家中央企业的半壁江山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中央企业中公司制企业比例已达到89%,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52%,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385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达到53%。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达到60%。
经过20年的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根据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数据,截至2012年底,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42%,其中,中央企业已经达到了52%。这就说明不论国有企业是不是独资、控股、上市、或者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不断改革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产权性质、股权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倒逼国有企业必须适应新形势,必须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市场化改革是根本出路
未来国资改革将迈向更深层次。可以预见的是,国有企业一定还会是重要主体。
有专家指出,调控市场遵循两条:市场化改革及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如今,有部分国有企业因为机制未改革到位出现缺乏活力的现象,但分类改革会促使政府职能的改变,从而影响国企的改变。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的方向,把国企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基本经济制度,把企业做成一个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这两条原则之下,国有企业实现政企分开,从而有利于在企业不断地扩大面向市场进行经营的同时,也促使国企内部管理发生深刻变化。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企业都积极投身国际竞争、争夺国际市场份额。无可争议的是,未来国企面临的将是全球性的竞争。此前,国资委多次谈到要培养世界一流的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充分“走出去”,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利益风险与舆情风险,可谓是正在闯关阶段。这种风险体现在社会利益风险和舆论风险两个方面,更要作深入的思考与调研。
中国要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增强在世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就必须顺应市场化发展趋势,加快在国有企业中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