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特别报道
 

2014年3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有色集团:
让世界看到有实力的中国央企———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万斯琴特约记者王长明

中国有色集团:让世界看到有实力的中国央企———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

三十岁,正是一个人的青壮年,而对于企业来说也同样如此。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中国有色集团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这一年,中国有色集团迎来了成立30周年华诞。从1983年9月17日的注册日算起,公司已经整整走过了30年历程,进入了“而立之年”。与此同时,这一年,中国有色集团首次迈进“世界500强”,位居第482位。可以说,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样的发展尤为难能可贵。

借款起家,资源报国

或许,我们很难将今天的中国有色集团与当初依托1298万借款起家的企业联系起来。2006年,中国有色集团资产总额就突破了100亿元,此后连续6年保持了超过100亿元的增长速度。到2012年末,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大幅增长到1047.39亿元、1523.45亿元和18.56亿元,成功迈入“世界500强”,位居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第86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8位、“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第35位。2013年,中国有色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0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4.76亿元,有色金属年产量超过155万吨,有望进一步大幅提升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2013年底与“十一五”初期相比,中国有色集团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分别增长超过16倍、39倍和30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在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近年来企业的发展情况时如数家珍,言语中流露出作为中央企业一份子的自豪之情。

正如罗涛所说:“中国有色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来自于‘资源报国’的理念支撑。”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中国有色集团总部看到了“十一五”以来,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在总部及出资企业视察的照片。《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习近平视察中国有色集团总部时的照片前仔细地阅读介绍,罗涛告诉记者:“这幅照片记录的是2009年4月,习近平视察中国有色集团总部时的情景,习近平同志指出‘你们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们国家的资源战略、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你们的发展是开拓性的,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事实上,习近平一直关心关注着中国有色集团的发展壮大。2012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再次全面听取了中国有色集团的工作汇报。2013年3月,我随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总书记再次高度称赞中国有色集团的发展,勉励中国有色集团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中国有色集团的发展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寄予的厚望。中国有色集团作为一家以“走出去”为鲜明特色的中央企业,截至2013年底共有各级境外企业79家,在境外投资建设了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缅甸达贡山镍矿等大型矿山19座,赞比亚谦比希铜冶炼公司等大型冶炼厂6座,投资建设和运营了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在赞比亚、蒙古、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超过70亿美元,交纳税收近2亿美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超过1.5亿美元,为当地提供了1.5万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提供捐款2000万美元,成为推动中外经贸友好往来、建设有色金属强国的生力军。

在境外矿山和冶炼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中国有色集团和江西铜业集团、铜陵有色集团、云南铜业集团以及北京有研总院、北京矿冶总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等国内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走出去”和国内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中,实现了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产生了集群效应。

在《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罗涛说:“就在今天上午,我们依托旗下的出资企业,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工程承包、贸易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而在国内,中国有色集团依托全行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国内有色金属企业的战略重组。几年来,先后有中国十五冶、红透山矿业、沈冶机械、沈阳矿业、沈阳研究院、沈阳设计院、中色东方、中色天津、柳州中色、中色奥博特、大冶有色、赤峰大井子矿业、赤峰富邦铜业、平桂飞碟、桂林矿地院等15家国内有色重点企业加盟,共同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中国有色集团真正实现了国内国外齐头并进。

科技创新,厚积薄发

许多中国企业往往因为过于重视发展速度,忽视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最终由盛转衰。中国有色集团能够持续做强做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有色集团一直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4年新年伊始,中国有色集团召开了第二届科技大会,这是继2008年中国有色集团首届科技大会以来召开的又一次科技盛会,对中国有色集团依托科技创新实现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所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大会。会议对科技奖励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奖励总金额达721万元。

中国有色集团始终把科技工作当成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罗涛坦言:“事实上,中国有色集团的科技进步工作起步晚、起点低,基础非常薄弱。但我们对科技进步的认识高度一致,‘十一五’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在有色金属采选冶、材料加工、装备制造等领域迅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铜火法及湿法冶炼、锌冶炼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正是因为中国有色集团不断探索中国创造,才有了接踵而来的科技荣誉。2011年3月21日,中国有色集团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2013年,中国有色集团获得国务院国资委颁发的2010-2012年度“科技创新企业奖”。目前,中国有色集团拥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及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及有色金属行业重点实验室、3个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1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有影响力人物、124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支撑下,中国有色集团在国内外树立起了良好品牌,塑造了强大的品牌增值效应。建成了一大批品牌项目,多次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鲁班奖;拥有了大冶有色、中色股份、中国十五冶、桂林矿地院、中色奥博特、沈冶机械、中色泵业、铁岭药剂等一批品牌企业和“大江”牌、“红烨”牌、“芭蕉”牌、“飞碟”牌、“矿友”牌、“奥”牌、“珠江”牌等一大批品牌产品。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为中央企业,中国有色集团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致力于打造碧水蓝天下的绿色企业、和谐企业,以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努力回馈国家和社会。可以说,中国有色集团的绿色发展与跨越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011年11月,中国有色集团被新华社评为“绿动·2011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企业的绿色发展获得了外界的普遍认可。

罗涛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我们集团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个关键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外部形象。”

他进一步解释道:“第一,转型发展,产业升级。近年来,中国有色集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调结构、促转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向产业链条的上游和高端延伸,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增强。”据了解,中国有色集团所属各级出资企业已达261家,拥有境内外有色金属资源量近3000万吨,生产涉及40余个有色金属品种,投资项目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或行政特区)以及27个国家和地区,建筑工程、国际贸易业务辐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珍惜有限,节约资源。中国有色集团坚持负责任的进行资源开采,珍惜宝贵而有限的矿产资源,科学、合理、高效开采,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价值,细水长流地经营好每一座矿山。”罗涛此言不虚,以赞比亚企业为例,中国有色集团的矿山在大大降低矿石损失率、提升资源回采率、提升选矿技术指标的同时,成员企业之间充分相互协同、优势互补,打造了铜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谦比希铜矿和卢安夏铜矿开采的铜精矿送至铜冶炼公司进行冶炼;谦比希铜矿的尾矿则作为湿法公司的原料;铜冶炼公司产生的低浓度废酸回收后,用作湿法公司的生产原料,实现废酸循环利用,解决了环保和原料供应问题。

事实上,在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方面,中国有色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有了成功的尝试。中国有色集团建设的泰国泰中铅锑合金厂,利用废旧蓄电池生产有色金属,产品占泰国市场的30%,企业的低碳技术已被泰国推荐到联合国申请碳减排奖励。2013年9月3日,李克强总理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时,也高度评价了中国有色集团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和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为中国有色集团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第三,绿色发展,保护环境。随着中国有色集团境内外业务的不断拓展,我们需要面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重压力。”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年来,中国有色集团主动变压力为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推动企业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在世界各地开发的矿山、建设的冶炼厂、承建的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赞比亚,中国有色集团的铜矿项目至今从未因为排放等不达标被停工过一天,成为当地企业学习、对标的国际标准。在蒙古国,中国有色集团投资的图木尔廷敖包锌矿自投产以来,已在厂区和水源地种植树苗4000多棵,同时发展节水技术,使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5%,并在采矿后对采矿基地进行复垦,被当地人称为“草原上的明珠”。在缅甸,中国有色集团在建设达贡山镍矿项目的过程中,投资2.4亿元建设了三大收尘系统,不把污染带出国门;在架设140公里输电线路的过程中,未砍伐一棵树木,保护了缅甸的珍稀森林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央企业“本土融合、属地管理、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理念。

中国有色集团正在用行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梦的伟大内涵。

敢为人先,深化改革

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有色集团以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在国内外创下了无数个“第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一个“走出去”的企业,第一个在国外投资建成有色金属矿山和冶炼厂,第一个在非洲建成经济贸易合作区,在伊朗、哈萨克斯坦、越南、缅甸等国建成了该国历史上第一座电解铝、铜采选冶、镍采选冶联合企业;中国在缅甸投资建设的众多企业中第一家已建成投产并正常运营的企业。习近平同志盛赞中国有色集团:“你们这个企业有一股劲儿,有一种精神”。

罗涛将中国有色集团的发展成就概括为六个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有色金属开发生产的产业化战略格局,建立了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了充分发挥境内外资本市场作用的现代经营模式,国际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干部员工队伍,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中国有色集团在充分把握未来趋势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就提出了“12345”的发展思路,即“一个目标,两大市场,三大跨越、四个倍增、五个上台阶”。

罗涛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解释道:“一个目标,就是做大做强。两大市场,就是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三大跨越,就是向内生驱动的创新型企业跨越、向世界500强企业跨越、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矿业集团跨越。四个倍增,就是实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倍增。五个上台阶,就是实现控制资源量、管理水平、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员工收入上台阶。”

在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指引下,中国有色集团并没有停止改革的步伐。2013年,集团针对进入发展新阶段和外部宏观环境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四个提升,一个打造”和“两提一降”的具体要求。即:坚持“规模提升、效益提升、管理提升和科技提升”,打造“主业突出、管理先进、拥有先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矿业集团。坚持“提高产量、提升效益、降低成本”。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萎缩、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的严峻形势下,中国有色集团顶住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生产经营逆势发展。

罗涛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中国有色集团广大干部职工清楚地认识到,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有色集团三十而立、迈进‘世界500强’后的高点起步之年。”2014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有色集团在京召开了2014年工作会议、一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届科技大会,提出了“一个深化、四个提升”的工作任务,将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有质量的规模提升、有内生动力的效益提升、有针对性的管理提升、有先进应用性的科技提升”,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矿业集团。

2014年1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为中国有色集团作出重要批示,鼓励中国有色集团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新的贡献。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央企业、有色金属工业的高度重视,对中国有色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亲切关怀,对中国有色集团未来工作的殷切期望。

正如罗涛所说:“我们正在走的是一条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发展之路、奋进之路,打造世界一流矿业集团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工作、实现各项任务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罗涛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中国有色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声:“面向未来,中国有色集团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思维统领工作,按照‘一个深化、四个提升’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履行社会责任,以更加实干的作为、更加良好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增强中央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三十而立的中国有色集团将带着央企的荣誉与责任,站在深化改革的新起点,再一次上路,矢志打造世界一流矿业集团!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