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融合的力量-模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融合的力量-模式
 

2014年3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混合所有制三种模式实证样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万斯琴

混合所有制三种模式实证样本

在一个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却持续不断地收获掌声,不得不说,这样的公司在创造奇迹。

它们通过上市、合资和重组等方式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管理业绩,成为混合所有制实证样本,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合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贡献着实践经验。

上市模式

典型企业:中联重科

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中联重科进行了一些探索,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自身的股份制改造上市、母公司改制、整体上市的模式,如今中联重科已经成为股权多元化的A+H股上市公司,成为一家典型的混合所有制公众公司。

20年前的研究院,日均收入近万元;20年后的中联重科,日均收入2亿多元。

通过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中联重科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更趋多元、合理。最终形成了湖南省国资委、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战略投资者、国际投资者及企业流通股东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截至2013年9月,中联重科主要股东持股情况为:其他A股流通股东49.0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8.53%,湖南省国资委16.26%,弘毅投资及关联股东8.98%,长沙一方、合盛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持股)7.14%。“从2000年上市起到如今的14年间,中联重科国有股比例从49.83%下降到16.26%,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丝毫不减,国有资本直接获得现金红利超过12亿元。”举手投足间,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的话里始终透着一股自信。他所在的中联重科是从研究院中孵化、在市场中白手创业,到今天已经位居工程机械行业全球第六。

不论是管理层、国有股东还是境外资本,所占股份都在20%以下,特别是管理层,股权比例不到6%。相比于国有股一股独大或私人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中联重科实现的混合所有制,股权合理分散,股东相互制衡。

合资模式

典型企业:国药控股

近十年,是国药控股实现快速成长释放的十年,也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探索的黄金十年。国药控股以合资模式引进民营资本,走出了一条联合重组、资本运营、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之路,可以称之为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

黄金十年来,国药控股长期稳居中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额榜首,市值位列全球医药分销企业第4位。

“在混合所有制的模式下,国有企业的传统优势加上民营企业在人才激励,考核评审等方面措施,积极调动了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促使企业按照一个真正的商业逻辑进行经营。”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万军说。

2003年1月,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共同投资组建了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药控股”),这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资本、管理、品牌、市场”融合等方面的一次积极尝试。

追根溯源,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造就了国药控股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作为“国字头”的中国医药集团拥有强大的国家信誉背书和品牌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但在资金需求和机制创新上面临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复星集团作为一家民营投资集团,拥有机制的灵活性和资金的优势,也在寻求嫁接优质产业资源和平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步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药控股不仅仅在上市公司层面充分发挥了混合所有制的优势,还在发展下级企业的过程中,大力实施了股权并购、网络布局的战略,打破所有制限制,采取多元化股权结构,吸引兼并了大批具有区域优势的企业,创造性开展多种新业务模式合作。

重组模式

典型企业:新兴金特

创体制融合之先,争快速发展之优。新兴金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在融合体制上下功夫,特别是把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和战略作为重中之重,历经的两次重组是决定其命运的涅槃,把重组优质资源逐步演变成企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变革。

“早在两年前,新兴金特就实现营业收入较二次重组前的2006年度增长21倍;实现利税增长12.5倍。”当谈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为企业带来多大效益时,新兴钢铁公司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朱道荣给记者提供了上述一组数据。

第一次重组是引进优势的民营企业,主要是盘活国有资产,安置下岗职工,在2003年被广东南海金特建材集团收购重组,于2003年成立新疆金特和钢钢铁有限公司,重组后,通过近九个月的时间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于2004年8月出钢,从此结束了34年未出钢的历史。

为了实现新的跨越,新兴际华集团与新疆金特和钢钢铁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成功实现了新兴金特的第二次重组,创造了央企控股重组经营发展新模式。

目前新兴金特股权比例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48%、上海坤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5.553%、青海创安有限公司6.447%。

当然,重组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朱道荣回忆说,“当时求大同存小异,还归纳了几句话,‘用真诚统一思想,以智慧化解矛盾,靠成果赢得股东的信任和支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