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对一”帮扶促残疾人充分就业
摸清近6万残疾人状况,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2%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少华
摸清近6万残疾人状况,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2%苏州“一对一”帮扶促残疾人充分就业
苏州“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人员对残疾人进行职业能力评估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坚持分类保障的工作思路,把重度残疾、智力和精神残疾作为政府优先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通过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把低视力、听障、轻度肢体残疾作为优先提供就业保障的对象,帮助其通过就业获得保障。针对残疾人通过一般性就业帮扶在就业竞争中还难以就业的现实,2013年该市围绕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个提高”,提出了“一对一”残疾人就业帮扶的工作举措,经过一年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摸清了全市58540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切实帮助1107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从7%下降到3.2%。
全面摸底掌握实情
苏州市发动所辖市、区,依托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和社区残疾人就业指导员,通过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辖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进行全面就业情况普查,做到一人一表、信息真实、无重复无遗漏,重点掌握未就业残疾人的失业原因、就业意向、技能专长、培训需求等情况。
调查统计显示,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58540人,已就业残疾人30869人,未就业残疾人27671人,残疾人绝对就业率52.7%;29465人通过政策获得了优先保障,其余符合就业条件残疾人中已就业20481人,残疾人相对就业率85.3%;符合就业条件未就业的8594人中,2027人有就业愿望并在社区就业平台进行了登记,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7%。对于符合就业条件、无就业愿望未就业的6567名残疾人,也摸清了具体原因,主要是:由于身体生病等因素不能就业2435人,占37.1%;由于家庭条件好、有固定收入等不用就业343人,占5.2%;由于家庭享受低保待遇,残疾人本人不去就业1513人,占23%;身体条件许可但本人主观思想不想就业937人,占14.3%;由于季节性就业、享受部分政策保障或继续求学等原因暂时不会就业1339人,占20.4%。
鉴定能力指导就业
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苏州市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与社会机构合作,委托乐助残疾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对符合就业条件、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进行职业能力评估。评估包括生理状况测评、心理测评、职业技能测评、社会融入能力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析适合的工作种类、工作岗位,为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提供参考。
根据评估结果,组织残疾人参加相适应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全市各级共举办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98个班次,累计培训2013人次,其中市本级开设了动漫制作、西点制作、彩妆和淘宝网店等8个培训班,动漫制作培训班的24名学员中,有6名学员当场被推荐至用人单位进行岗位实训,实训期满将与实训单位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淘宝网店培训班的48名学员中,有45名学员通过考试获得阿里巴巴授予的“电子商务运营专才”证书,目前已有12名学员成功实现自主经营网店。根据职业评估和技能培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匹配岗位职业介绍,全年开展一对一职业介绍1458人次,组织专场招聘活动72场,846人通过招聘会成功就业。今年“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与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团市委、市工商联联合举办了“阳光助残放飞爱心”———苏州市残疾人就业招聘专场,吸引了86家爱心单位进场,594个就业岗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23人,意向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把新成长和新形成残疾人的就业安置作为工作重点,举办了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20家单位入场招聘,提供了17个工种共78个就业岗位,吸引了百余名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前来应聘,51名残疾人与招聘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一人一策集中帮扶
考虑到一部分就业困难残疾人年龄高、文化程度偏低、行动不便,加上苏州企业多集中在开发区,与居民区路程相距较远,残疾人上班不便、与岗位不适应的情况,动员一切社会资源,采取非常规的帮扶措施,加大“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落实力度。
一方面发动社区力量,实行“一对一”就业帮扶包干,有效利用村、社区为企业服务的资源优势,为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同时,借助基层领导的人际关系优势,与企业老板沟通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如吴中区木渎镇天平社区从小区的物业管理岗位中拿出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社区为残疾人承接围巾加工业务,张家港市爱心人士杨女士利用个人关系帮助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另一方面深入开发、购买社区服务岗位,在社区公共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方面挖掘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优先安置残疾人就业,帮助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就业能力较弱的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便就业,如张家港市大新镇针对农村残疾人集中向新建社区转移的实际,在新东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庇护工场,帮助、促进残疾人在社区实现就业;相城区元和街道下功夫做好社区残疾人就业工作,安排残疾人在社区从事保洁工作。
政府主导政策倾斜
去年苏州市出台《关于促进全市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实施意见》(苏发〔2013〕29号),将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人员,对公益性岗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功推荐残疾人就业的,按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补贴。
同时,苏州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意见》(苏府办〔2013〕1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苏府办〔2013〕147号),在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积极拓展福利企业扶持政策,提出了具体帮扶残疾人就业的十二条政策,有力推动了残疾人就业工作。
在政策引导下,市残联借助政策的东风,联合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福利企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扶持福利企业发展,鼓励、促进有就业能力残疾人充分就业。“一对一”就业帮扶期间,吴江区新成立福利企业3家,安置残疾人100人,其中帮扶对象38人,仅昊田鞋业一家新成立的福利企业就安置残疾人46人,其中30名为帮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