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金融投资
 

2014年2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架飞机掉下来,所有飞机都停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一架飞机掉下来,所有飞机都停飞?

(上接第一版)

陈大生说,他的企业老员工占80%,按计划一般正月初八开工,但因为整改还没通过,现在无法开工。“工资可以不发,但吃饭住宿总得解决吧,不然怎么留得住员工?”

在横峰街道,负责现场招聘的浙江同泰鞋业公司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招工很难,不像10年前,贴一张纸就能引来很多人报名,现在他们一年四季都在招工。

来自安徽的程新在横峰有一家二三十人的鞋厂。鞋厂能不能整顿合格,他自己也不清楚。招工对他来说成了一个难题:不招,万一开工没人干活怎么办?招工,不发工资工人们呆不住。所以他和许多企业一样,租一间房子,解决工人的住宿,愿意留则留,不愿意留可随时走人。“走一步看一步吧。”他说。

记者了解到,鞋企被关停后,湖南常德地区派出代表赴温岭招商,希望他们去常德发展。

纠结的拆违难题

离温岭火车站广场不远,一块“消除火灾隐患,构建平安温岭”的巨型广告牌竖立在马路边。“四必拆”正是当地整治重点:即无证照生产企业违法建筑一律拆除;主体建筑附属搭建的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占用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不足一律拆除;新搭建的违法建筑一律拆除。

“拆迁对我们的损失太大了。”一位要求匿名的企业主指着已经被拆除的两幢房子之间搭建的临时用房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仅看得见的成本就是20多万元,间接的就不要算了,“像停工不能接单,客户必然流失,员工也在流失等”。

记者看到,无论在城北街道还是横峰街道或者是泽国镇,随处可见被拆的场景。在城北街道东浦村,原本的鞋业仓库已成为一大片废墟。在“1·14”火灾现场周边,一些结构很好的二三层的建筑都被拆除了。

前陈村三轮车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这些原本很多都是企业的厂房或仓库,再有就是农户的小房子。这次损失非常大,厂房起码要几十万元才建得起来,农民的小房子也要好几万元。原来都租给外地人,一间几平方米的房子每月三五百元。

温桥镇莞渭童村在一份给镇政府的《请愿书》里写到,村里的土地被征用后,村民利用房前屋后有限空间从事鞋业生产,发展民间经济,走向了康庄大道,现在一场大火,“一刀切”政策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板告诉记者,拆违是个大难题,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关系盘根错节。

“干部和群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谁的都不好拆。政府正好借此机会,彻底把违章建筑全部拆掉,也是好事。”

开工标准或被轻易突破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标准。”陈大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看到政府出台的确切标准,今天来人说要这样改,明天来人说要那样改,让他们很为难。

记者了解到,针对被关停企业,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开工管理办法。办法提到,新增民房不再审批鞋企,既有民房办厂,合法用地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或两间屋面以上,单间民房不得办厂。且所有鞋企均应登记为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横峰街道主任许华君对记者表示,整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消防安全达标。他说,整个横峰街道3000多家企业目前有1000多家整改合格,可以组织生产。记者问,是否意味着另外1000多家无法整改合格。许华君说,不能这样理解,企业还在整改中,只能说整改合格后就能生产。

据温岭市鞋革业商会秘书长金洪青介绍,该市6000多家鞋企中,30%为无证照企业或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都已关停,想要开工难度较大。此外,近3000家为有证照企业,但大多在民房办厂因而未能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这些企业虽有证照,但80%—90%也已被关停,若要开工需重新登记。

“也有办法。”一位与温岭有业务来往的企业老板非常诡秘地对记者表示。他说,按照这个标准,一点也不难。首先,100平方米的加工面积,目前农村的房子,每间一般都是四五十平方米,两三间合用面积就达标了;100万元注册资金更简单,找个注册代理公司就能办。

“按照现在的工商管理,年检也不需要;消防问题按照整改要求办就行。这样,两三家企业合起来办一家公司,签订一份协议,公司开支大家一起平摊,平时经营还是和以前一样,各做各的。”他告诉记者,有的鞋企已经在用这种办法了。

长期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的意图、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方式方法欠妥。

他表示,政府首先做的是要给这些小微企业出路,引导他们规范生产。这些鞋企很多是无证营业,这个本不应该成为问题。国家鼓励个体经济发展,他们完全可以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另外,就是要进行产业配套,建立一些小微企业园,引导企业进驻园区发展,形成产业集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