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样本: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困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山东曹县样本: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困境
在曹县的不少饭店里,充当服务员角色的并不是年轻人,而是中年妇女。从曹县经过的铁路,把这里的众多年轻人带到了外地去打工。
作为山东省人力资源第一大县,同时也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县,曹县总人口约162万人。“有1/3到1/4左右的劳动力都去外面打工了。”当地官员称。
在曹县当地,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打工收入很难吸引当地的年轻人留下来。去年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42元,比打工者收入更低。
当地工资水平低
留不住工人
较早前一份数据显示,曹县劳动力总量(男16—60岁,女16—55岁)为87.7514万人。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达38.3406万人,其中,省外务工24.4867万人,市外务工36.1721万人。
这份数据距离现在至少已经两年的时间,有媒体报道称,目前曹县已有50万农民外出打工。
曹县的一份声明中称:曹县目前工薪阶层平均月收入为3300元。这一数字曾在网络上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戏称:“给曹县拖后腿了。”
当地官员告诉记者:“人均3300元是指吃财政饭的。”曹县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干部职工人均月增资336元,达到3348元。”
一位在曹县政府部门工作了四年的人士告诉记者:“我大学毕业后就过来了,在已经提了一级工资的情况下,月工资只有2300元左右,至今仍在租房。”
而该人士刚参加工作之时,每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
在当地打工的、或者去企业工作的人月收入普遍在2000元左右。经济欠发达的现实情况,逼迫着年轻人只能到外地打工。
据记者了解,当地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人口不断向外转移,造成了企业的“用工荒”。
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曾向曹县政府部门反映过“用工荒”问题。“工资水平低,怎么留住人。”曹县当地人告诉记者。
早在2012年,当地的一则新闻报道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用工荒”现实:曹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中新毛纺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成一个生产线,急需女工300人开工,该单位想尽了各种办法招工,但来找工作的人并不多。火烧眉毛,用工单位耐不住了,甚至找到了曹县县委书记王忠想求援。
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化
据调查,曹县的支柱产业中,棉纺织、木材加工、食品加工产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一份《山东曹县就业情况调研报告》指出,作为企业,要解决招工难,从长远看,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最终出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同时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对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依赖。
王忠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曹县是菏泽第一人口大县,有理由也有能力建成菏泽区域的第二大城市。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实施城镇化先行战略。”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财政究竟给曹县带来了多大的收益?曹县并未公布具体的数据。
但曹县的上一级政府,菏泽市政府公布了相关数据,间接证明了土地带来的收益确实不低。
菏泽市去年全市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为996798万元,增长89.5%(主要是受土地收益基金增长影响)。其中市级收入86319万元,增长25.55%。
扣除市级收入部分,收入的“大头”全部来自于“下面”。
作为邻居,单县发展模式与曹县较为相似,单县去年城区房地产税收总额完成3.43亿元,增长高达83.2%。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曹县不仅缺乏优质的环境、矿产等资源,而且未能形成产业集群。农业大县的传统使得该县的人均GDP偏低,经济发展处于山东省较低水平。
曹县《政府工作报告》认为,曹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欠发达的县情仍然没有改变,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发展不协调,乡镇经济发展滞后;主导产业不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工业项目不够多;资金、土地、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因素趋紧。
当地政府官员称:“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仍然是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