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同事和领导眼中埋头苦干的“拓荒牛”、他是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行家里手、他忙碌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每一个项目的调试与整套启动的关键时刻、他一生以“电”为舞……他就是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康贺仁。
老康的4个168小时———记中电咨询副总工程师康贺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蒋志颖
老康的4个168小时———记中电咨询副总工程师康贺仁
康贺仁在工作现场检视设备
康贺仁是同事和领导口中埋头苦干的“拓荒牛”。他不求名利、他有高度责任感、他是技术能手和管理行家,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简称“中电咨询”)的副总工程师……但这些都只能从他身边人的讲述中得知,他说:“没什么好讲的。”但无论如何,“168”是康贺仁一生绕不开的一个重要数字。
“168”是电力建设者眼中的“关键词”,指火电机组通过168小时的满负荷试运,是对新机组安装、调试以及机组性能的综合性考验,如足球场上最后的“临门一脚”,风险和不确定性很高,而高级别机组一次性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的难度更大。在康贺仁28年的电力建设职业生涯里,亲历了20多个“168”,但最难忘的还是蹚出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的铜陵、马鞍山、合肥3个电厂4台机组的“168”。
第1个168 开启EPC道路
康贺仁的第一个EPC总承包项目———皖能铜陵电厂6期扩建1×100万千瓦机组工程(简称“铜陵六期”),也是我国电力建设史上首个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EPC承包项目。“ECP这种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交钥匙’工程建设模式非常好,但如果第一个项目就没成,那以后还怎么发展?当时我就一个想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作为当时分管施工的项目副总经理,康贺仁说。
铜陵百万机组采用的是塔式锅炉,国内同类机组已投产的有40多台,都曾在168小时试运行时爆管,每次爆管的直接损失是500万元左右,由于停机给电网及业主带来的损失更难以计数。
为了保证此次“168”的顺利通过,康贺仁在工程初期就定下了消除锅炉爆管顽疾的目标。他带领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对塔式锅炉中采用的T23材质管道从制造、运输、仓储到安装调试进行全方位研究,破解了百万机组中该材质管道容易爆管的难题。
2011年5月6日,铜陵六期百万机组一次性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运行两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爆管,是国内同类机组唯一未发生爆管的机组。同时,也为我国首个能源建设EPC项目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2个168 吹响EPC号角
2011年末,已经在工地过了三个春节的康贺仁本打算在铜陵六期项目后休息一下,但EPC总承包项目———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2×66万千瓦机组又进入了调试的关键时期,“当时考虑了半天,这么重要的总承包项目不能有半点疏忽,还是得让老康过去。”中电咨询董事长李兵回顾当时的情形时说。
在马鞍山电厂1号机组的整套启动过程中,小汽机电动阀门杆出现卡塞突然断裂,阀门无法运作,机组面临停机。当时管内压力极高,水温超过200度,处理不当就相当一颗子弹的威力,风险很大。李兵找来了康贺仁,他提出在泵上打眼释放压力来解决问题,对这种非常规的处理方式当时有人反对,也有人劝他:“你又不是项目经理,冒那风险干吗?干好了,是项目经理的功劳;干不好,有项目经理在。”但康贺仁只对领导说了三个字:没问题。
“我认真研究过这个进口设备的图纸,结合当时的情况,打眼放压是可行有效的方式,也能保证安全性。”康贺仁亲自到现场实施,两个小时后,问题顺利解决,全厂上下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被他高超的技能和果敢的判断所折服。康贺仁也取得了他第二个EPC机组168试运行的一次性通过。
第3个168 创出EPC佳绩
紧随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66万千瓦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试运,2号机组也进入最后冲刺。无独有偶,在离2号机组168试运行结束仅剩11小时的关口,捞渣机出现了堵塞,机组再一次面临停机,情况紧急,康贺仁又一次临危受命。
时间紧迫,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康贺仁凭借他多年的经验,指挥人员一边倒转排渣机,一边在侧壁开洞,清理堵塞物。压力下,他却异常冷静,同事说:“看不出他脸上有任何焦虑的表情,这也让操作人员稳住了情绪。”5个多小时后,捞渣机恢复了正常运行。康贺仁第三个EPC机组同样一次性通过了168试运,而他连庆功宴都没能参加就赶往了新的项目现场。
马鞍山电厂2台66万千瓦机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是继铜陵六期后,我国以EPC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单机容量第二大的火电项目,两台机组试运行期间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设计值,成为了我国能源建设EPC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第4个168 做亮EPC品牌
2013年,康贺仁又出现在了合肥发电厂6号机63万千瓦机组的施工现场。当时EPC总承包的铜陵六期和马鞍山项目已经在业界有了口碑,工地上也流传着一句话“有情况,找老康”。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对康贺仁来说,合肥项目只能更好,不能逊色。
当时合肥项目的整个工期已经滞后,试运时间更为紧迫,康贺仁带领团队打破常规,调试、安装同步进行。在蒸汽吹管时,由于临时吹关门关闭不严造成靶板更换时间长,不能满足吹管要求,吹管工作面临极大困难。他经过认真分析后,立即组织人员对靶板拆除、安装工序等进行调整,将靶板更换时间缩短在10分钟内,恢复了吹管的顺利进行。试运期间,康贺仁每天只休息2、3个小时,即便是休息的时候,他的神经也保持高度紧张,整个过程下来人瘦了一圈,他笑着说:“这是我做过最累的一个项目。”合肥电厂6号机组的适时投运为2013年安徽省异常酷热的“迎峰度夏”时段作出了贡献。
再一次化险为夷的康贺仁实现了3年内4台机组168试运行一次通过,这样骄人的成绩也为我国能源EPC项目未来的发展开了个好头。
过了2013年,不说“漂亮话”、只做“漂亮事”的康贺仁,不知不觉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回顾在电力建设一线奋战的近30年岁月,他说:“我感到骄傲。”这不光因为他参与建设的机组投产20多台,更因为在蹚出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上,有他洒下的辛勤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