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消费电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消费电子
 

2014年1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去年成功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并确立了9个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品事业部、2个核心零部件事业部、1个国际化平台的“9+2+1”全新组织架构后,美的国际化扩张加速已是必然趋势。

牵手国际泳联定“四年之约”
美的集团加速品牌国际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文剑

牵手国际泳联定“四年之约”美的集团加速品牌国际化

作为国际泳联(FINA)第一家来自中国的全球官方合作伙伴,日前美的再度提前为自己在未来四年敲定了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新目标。

2014年1月14日,在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泳联全球官方合作伙伴并完成第一个4年为周期的合作后,以第二个四年合作为内容的“美的之约泳耀世界———美的集团·国际泳联全球顶级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美的集团顺德总部举行,来自国际泳联的主席胡里奥·马戈利奥内(JulioC.Maglione)、执行主任科内尔·马库莱斯库(CornelMarculescu)等高层均亲自出席,与美的集团高层代表定下了下一个四年之约。

站在国际泳联的肩膀上

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类体育运动组织中,国际泳联绝非等闲之辈。

“单从企业品牌的体育营销角度来看,国际泳联绝对就是美的集团的最佳合作对象,每年国际泳联在全球都组织多项国际化比赛,同时游泳、跳水等运动一直都被认为是体育项目中的‘白富美’,拥有一批固定而较高层次的拥趸者。”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认为,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合作”。

公开资料显示:美的目前已经在越南、白俄罗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6个国家建有七大海外生产基地。同时,美的品牌也在中国香港、东盟、东欧、南美、南亚等新兴市场形成了较好的消费者口碑。

国际泳联主席胡里奥·马戈利奥内指出,“此次美的再度成为国际泳联全球顶级战略合作伙伴,可以说得上是‘门当户对’。一方面是看中美的的品牌形象及企业实力,美的集团长期处于家电行业领跑地位,全球化战略也在稳步推进;另一方面看重的是美的长期赞助中国国家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队,为世界体育运动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近年来,美的集团通过持续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稳健发展的思路,通过加大与全球战略客户的合作,以重点市场为突破口,在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自主品牌建设、海外订单销售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海外市场份额得到稳步提升。

美的集团高级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黄晓明在签约时表示,“随着双方战略合作的持续深化,凭借国际泳联的国际影响力和美的集团不断提升的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一定会将游泳类运动更深入地扩展到全球,并让美的赢得全世界更多人民的关注和喜爱。”

下一个四年的国际化雄心

作为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家电上市公司,美的集团的野心早已不满足于国内称雄。

如今,美的集团已经掌握空调、冰箱、洗衣机、中央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电饭煲等产业链完备的大、小家电产品阵营和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电机、磁控管、变压器等家电核心零部件产品集群,并整合“核心部件+整机制造”和“供应商+厂商+经销商+消费者”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后,成为一家平台型公司。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都找不到一家像美的这样,产品品类如此丰富、单一品类竞争力如此强大的家电企业,无论是德国西门子,还是美国惠而浦,都只是在单一品类上全球称霸,而美的不只是在三大类白电产品上稳居行业‘数一数二’的位置,还在10多个品类的小家电产品上遥遥领先对手稳居第一。”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这些构成了美的独有的核心竞争优势,也为美的在未来几年内强攻海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通过与国际泳联、中国泳协的携手合作,美的集团近年来大力推动体育营销、多品牌协同和海外自主品牌建设,不断聚力实现了品牌价值的飞跃。在体育营销方面,美的集团还是中国泳协的官方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各大重大赛事的宣传与传播,美的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得到有效提升,逐步培育了“时尚、创新、进取”的品牌内涵。同样,在多品牌协同方面,美的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先后收购华凌、小天鹅等品牌,加上原有的美芝、威灵等品牌,形成各有特色、相对互补的多品牌运作体系。

黄晓明则透露,“未来,美的将继续围绕‘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主轴,全面推动战略转型,力争成为世界级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友爱型企业集团。”资料显示:仅2012年美的海外市场销售金额达到72亿美元。凭借卓越的技术和产品实力,2013年以来,金砖国家(BRICS)开始成为美的在全球重点发力的市场。

可以预见,随着美的在实施“品牌国际化”道路上,开始打造原创性技术、体育营销、竞争力产品以及全球化资源跨界整体的新优势,这将构建中国家电国际化发展的新轨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