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茂新:让孩子成为诗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周净
卢茂新:让孩子成为诗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农村正在空心,农村留守现象令人揪心。留守儿童,是社会里一个特殊而弱势的群体,但在他们身上却寄托着千万家庭的希望。
在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的公益人群中,有一位诗人、企业家,他不仅用笔墨在书写着传递爱的诗篇,而且用行动,让孩子成为诗歌。
他就是深圳市零点星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茂新,也是诗人苇白。
用诗歌的力量传递爱
作为一位诗人企业家,卢茂新总是创意不断。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的深圳公益诗歌节就是源于他的创意,它以诗歌为媒介,推动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谈到去年年底在深圳成功举行的“诗歌与孩子”朗诵会,本身就是诗人的卢茂新颇有感触。2011年,当零点星、东方银座、狮子会福爱队完成甘肃漳县钢构福爱希望小学后,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找下一所需要帮助及建立希望小学的地区。深圳市狮子会福爱服务队携手零点星于2012年7月对青海玉树进行考察时发现,位于青、川、藏交界处的玉树囊谦县麦永联村,当地小孩的学习环境十分恶劣,唯一一所小学在地震中被损毁,帐篷小学的孩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上课,每到冬天零下30多℃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被冻得手脚生疮,而小学共有的6名教师(其中3名是代课老师),都挤在一个帐篷里办公、做饭、住宿。
具有双重身份的卢茂新(时任狮子会福爱队当届会长)当即就决定,回深圳搞一场公益诗歌节为孩子募捐。恰好今年适逢两年一届的深圳诗歌节举办,卢茂新提出将“诗歌与孩子”独立单元拿出来做公益。
通过公益诗歌节等活动援建的这所希望小学将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希望小学。因海拔高,气候特殊,条件恶劣,施工只有在每年的5—10月份进行,工期长达2年。据悉,去今年8月已完成希望小学的设计、勘察和招标工作,将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目前,这所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资金400万元的学校,通过各方渠道已筹集善款300万元,还有100万元缺口,将会继续通过其他公益活动进行募捐。建成后,将辐射周边20多个自然村,改变250余名孩子的上学环境。
塑造最美“留守儿童”
面对大幅度上涨的票房数字,电影市场仍有不少堪忧的问题:谁来关注农村?谁来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一部关注留守儿童,由深圳、喀什、贵州三地联合出品的“新时代亲情电影”《苗娃》在深圳杀青,目前已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
作为《苗娃》投资摄制方,深圳市零点星传媒集团董事长卢茂新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电影《苗娃》是一部在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中反映父母与子女分离的新时代亲情电影。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于物质的渴望远远大于精神的追求,尤其是亲情摆在人们面前时往往因为人们价值观的不同便会与一些社会活动产生矛盾。这种最初人们对于心灵的依靠和关怀,正在被人们淡化,甚至产生怀疑。《苗娃》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希望能重新唤起人们内心那份感动,让亲情得到完美的回归,再一次探讨亲情的意义。
毫无疑问,影视产业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产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了解,《苗娃》制作方投入了千万资金,在深圳与贵州黔东南苗寨两地实景拍摄。
在采访中,卢茂新说:“3天内敲定投资,3个月完成拍摄。”《苗娃》以“小成本+深圳速度”塑造一个中国最美的“留守儿童”,希望能够引导中国电影市场对当下留守儿童现象的反思与积极回应,借此重塑社会价值,倡导人文关怀。相信《苗娃》会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带来对于亲情与众不同的体验。
据悉,电影《苗娃》将于今年“六一”期间上映。届时,将联手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微有爱基金,每张电影票捐出1.2元,取意“一点爱”,倡议大家用小爱实现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怀、关爱,使他们有爱相随,享受社会大爱,为提升社会道德标准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为此,微有爱计划将电影《苗娃》的公益款项,专门用于建造中国海拔最高的希望小学,圆公益企业家们一个“让孩子成为诗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