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4年1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债总是要还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借新还旧”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监督,钱很可能用来建新一轮产能过剩的项目,势必将进一步冲击已经十分脆弱的实体经济的生态链条,也可能会产生新一轮的债务危机。

须防地方“借新还旧”累及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金开尔

须防地方“借新还旧”累及实体经济

国家审计署审计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20.7万亿元。而在2010年6月底前这一数字仅为10.7万亿元,短短3年整整翻了一倍。

面对地方债务如此“惊人”的增速,国家发改委最新开出的一个药方是“借新还旧”。事实上,在还款延期无望的情况下,“借新还旧”、“卖地依靠土地财政”早已成了多数地方政府的选择。此次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允许“借新还旧”,更凸显了当前政府平衡地方债务问题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难度。

观察人士分析认为,发行新债对原有债务进行展期是积极举动,在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等体制机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前,体现了有关方面在处理地方债务问题上的灵活性,有助于化解因一些地方偿债能力不足而引发的短期债务风险。

尽管如此,一些地区的财政收入甚至偿还利息都困难,而且地方债已经通过卖地偿还方式绑架了房地产和地方经济发展,进而绑架了实体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以房地产业为例。“地王”的不断产生,从表面上看是市场行为,但其实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结果,也是许多地方政府乐意看到的结果。不断攀升的地价,直接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也使开发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面对天价土地,开发商几乎无一不向银行求助,银行也就自然成为房产开发的隐形主体。资金链断裂的冲击波不仅会给银行、房地产业带来严重后果,水泥、建材等大量相关产业也将连锁反应。

此前,由于对官员的绩效考核往往是根据GDP和基础建设的程度,也就造成了官员们竞相扩大建设,却没有人去管债务的堆积。大量超前的基础建设,也就造成了成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收回,地方债的淤积也就越来越多。

从表面上看,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有效的让各地方财政增长,但过高的房价一定会让老百姓的购买力降低。另外,由于房地产的巨额利润也让各地方没有耐心去扶持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而实际上这些企业虽然单独规模不大,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在房地产行业的挤压和企业难做的双重压力下,很多资金也就会继续流入地产行业,造成了恶性循环,产生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过于依赖。而越是想还清债务,越不肯放弃土地财政;越抓紧土地财政,又要出成绩,就要大建基础设施,债务也就越高,民生负担越重,对实体经济发展越不利,逐步进入实体企业被地方债务绑架的怪圈。

债总是要还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借新还旧”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监督,钱很可能用来建新一轮产能过剩的项目,势必将进一步冲击已经十分脆弱的实体经济的生态链条,也可能会产生新一轮的债务危机。另外,由于地方大量的债务累积,已经相当于给民生造成了负担,在负担没有减轻、老百姓没有得到好的政策扶持情况下,还清了前债却累积了后债,实际上对经济也没有好处。如果想要真正有效地解决地方债的问题,应该对地方资金用途的监督、项目的可运行考核等有效的管理起来,避免资金继续浪费。

值得欣慰的是,地方政绩唯GDP数据的考核方式正在转变,有些试点城市已经逐步开始实施GDP从政绩考核中剥离,最后逐步地把地方财政从对土地的依赖中解脱出来,逐步鼓励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创业与发展,并建立政府平台。虽然这些是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但这才是标本兼治的方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