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金融投资
 

2014年1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道互联网金融外资曲线介入中国金融业专家称对中国金融体系冲击有限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借道互联网金融外资曲线介入中国金融业专家称对中国金融体系冲击有限

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正成为外资密集投资的重地。

日前,P2P网贷平台人人贷宣布获得由挚信资本领投的1.3亿美元融资。这是一家专注于投资中国市场的境外投资基金管理平台。1.3亿美元的天价融资更是让同期拿到国内融资的网贷之家、爱投资等无法望其项背。

而这仅仅是外资投资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冰山一角。根据投资研究机构清科集团的统计以及清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徐志鹏预测,截至去年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案例将近50起,无论从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外资风投都要远远超过中资风投。

外资热衷互联网金融

尽管最终获得的是中国风投的注资,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仍然明显感觉外资风投的“热情”。“与风投接触的近两年,可以感觉到,外资风投对中国互联网金融更加热情。我们接触的风投大概有20家,以外资风投居多。实际上,第一家接触我们的就是外资风投。”徐红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早在2011年中国尚未对互联网金融形成共识的时候,IDG便以千万美元投资了宜信,这是一家模式上饱受争议的P2P平台。2013年9月,IDG还与宜信共同成立首期投资规模1亿美元的金融创新基金,主投互联网金融早期项目,目前投资了专注理财的挖财网。

相比软银对宜信的深耕,红彬资本更加注重全产业链的布局。自2012年向拍拍贷注资3000万美元后,红彬又先后投资支付平台“19PAY”、“钱方”、虚拟商品的信用服务商“mo9”、理财APP“卡牛”以及网贷搜索平台“融360”等其它互联网金融业务。

KPCB、软银也不甘落后,前者2013年年中联合红彬资本、清科集团等完成了对“融360”的B轮融资,后者则在2013年年底向一家P2P网贷平台有利网注资千万美元。此外,还有光速创投等已经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业出手外资风投。

以互联网切入中国金融业 “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金融源于国外并在国外形成了稳定的格局,外资风投已经从国外互联网金融市场尝到了甜头,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之时,自然能先于中资风投看到其广阔前景。”徐志鹏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主导IDG在中国互联网投资的合伙人李丰认为,包括移动端在内的整个中国互联网随着电子商务的带动,正在快速进入交易时代,这就产生了数据、小额支付进而是信用、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服务需求,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金融作为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领域,一直深受政府的特别关照。即使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外资金融机构想要进入中国依然面临诸多的高门槛。借道互联网金融,外资无疑找到了切入中国金融的一个捷径。“金融服务一直是红杉感兴趣的行业,因为在金融核心牌照受管制的情况下,VC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对那些外围的金融服务企业就会特别关注。”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

软银中国资本执行董事周晔进一步指出,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三大发展特质,包括打破了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垄断、降低交易成本、覆盖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投融资群体,恰好解决了目前中国金融服务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决定了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对金融体系冲击有限

不过,多位产业链人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算盘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各种因素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究其原因,徐红伟认为,不少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往往概念大于实质,很多都只是在互联网上办理的传统金融业务,真正结合互联网属性做出的创造性产品很少,不排除像前两年的团购网站那样,经过一波投资热潮之后最终表现平平,已经进去的可能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刚刚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目前鱼龙混杂,除了不法分子浑水摸鱼之外,真心去做的企业也时常面临运营不当、风险失控等问题,这种局面带来的政策叫停风险成了悬挂在行业企业心中的利剑。

徐志鹏还表示,传统金融机构不是不能做互联网金融,而是不愿意做,因为成本和风险可能大于收益。假如将来P2P模式比较完善的时候,经过政策批准,银行做自己的P2P,还是纯P2P平台难以抗衡的。“长远来看,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是要出面监管的,第三方支付不都一个个发了牌照规范起来了么,外资支付企业像e-bay进来也需要拿牌照。”徐志鹏认为,监管明确之后,互联网金融的外资成分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将会同步规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