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4年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秒全球的德国工业4.0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万斯琴

完秒全球的德国工业4.0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德国工业4.0的热炒,再一次把德国概念推向工业制高点。

目前,央企在对标德国工业4.0的技术创新路途上埋头追赶。可事实上,追的还远远不只是高端技术,在工业模式、管理理念诸多领域都在奋力直追,而最为重要的,还数是德国通过工业累积的创新经验,或许,这也是“隐藏的冠军”为什么这么强大的奥秘,同时,也是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追赶德国工业4.0的精粹所在。

德国近年提出的“工业4.0”概念,意在升级国内的工业体系、保持其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而且,德国工业4.0是在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推动下提出的,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手段,实现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随着智能化生成的信息流向实际制造流程,全新的生产环境将由此诞生。

可以想象,在智能工厂中,机器社区将自行组织,供应链将自动相互协调,未加工的产品将向机器发送完成其加工所需数据,然后由后者将其变成商品。

有人士提出,“工业4.0”想连接的是生产设备。这就是生产的“一体化”。把不同的设备通过数据交互连接到一起,让工厂内部,甚至工厂之间都能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工业设备生产数据的交互在德国正在变为现实。

尽管面临昂贵的劳动力和强势的欧元,但德国依然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

德国工业4.0,这个由政府出资、注重中小企业的创新智能计划,背后是德国工业界面对信息时代的巨大危机感。

但对于德国推崇工业4.0时代,还是受到较多业内人士的支持。

“只要德国企业专注于工业、积极创新,他们就能在很多工业领域维持高质量的工作。”哈佛商业学校的老前辈TheodoreLevitt,曾观察到“持久的成功主要在于经常关注正确的事情,每天争取有很多微不足道的小进步”。但这是德国很早以前就学到的经验。

反观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过去支撑其快速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能过剩日益严重,资源与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单纯依靠拼规模、拼资源、拼价格的发展模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

对于学习德国工业4.0,意图再明显不过。

“中央企业要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转变。”国资委相关领导说。

据记者粗略估计,德国企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工作有着多方面的动力。

大多数的德国企业普遍认为,如果企业自身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在产品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只有不断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才能更多地掌握世界话语权。

同时,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专利技术开发与应用,注重产品不断改进,将专利技术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许多拥有尖端技术的企业往往领先占领市场。

此外,德国企业密切关注潜在竞争对手在产品技术上的发展,寻找竞争对手的技术空档。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取得数据越来越容易,企业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更详细、更深入的分析,给企业的决策、给企业的经营提供更多的支持。而对这些技术的深入分析,需要管理方面的技能,当然也可以采用软件支持工具来完成,前提是要有管理控制“思想”在其中。

试想,一个诞生了康德、尼采、爱因斯坦、马克思、黑格尔、叔本华和普朗克的民族透着何等的智慧?

要问与德国企业或是个人有过接触印象排在第一的词汇,肯定是做事严谨莫属。

曾经有人用一句话形象地形容了世界上的4个国家:一个老板问销售现在是几点了,美国的销售会说“对不起这个合同里没有写”;德国销售会说“您等等,我打电话问问世界各个销售地点的时间”;日本销售会说“你说几点就是几点”;中国销售会说“老板这里有块劳力士您自己看吧”。

或许,日耳曼民族骨子里就有一种严谨的态度,这为德国工业4.0打定坚实的基础。

归根寻源起来,德国工业4.0的精致智能管理主要体现为“准”和“严”。

定位准。聚焦企业战略和客户价值,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研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特点、企业实际和品牌发展规律,按照差异化的原则确立独特的定位。

保护严。德国企业普遍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是着眼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点加以制定和实施,其高层次和高水平的运作有效地推动了德国整个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德国政府更加致力于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府、企业、员工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体系,积极实施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专利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了德国奔驰、宝马、西门子、拜耳、巴斯夫等一大批世界顶级的跨国公司。

从“工业4.0”来看,德国工业界在技术与理念上的更新从未止步,这一点是在中低端市场上紧盯销量的中国企业需要关注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