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4年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金融施展的“吸金大法”将吹大房地产和地方债泡沫。一些三四线城市“鬼城”现象的出现和蔓延,让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有所警觉,减少了对高风险领域的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全局性金融风险发生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会将经济带入全局化风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张本

“互联网金融”会将经济带入全局化风险

当互联网金融产品把收益推高到5%、8%,直到11%、12%,甚至更高的时候,当民众被卷入一场高利率盛宴中的时候,当更多的声音在为互联网金融而欢呼的时候,一场全局性的金融风险正在聚集起破坏性的力量。

资金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如果买入的价格贵,那必须要卖出的价格更贵,经营者才能够从中获利。

互联网金融本身并不会创造更高的利润出来,之所以其能够把年化利率推高到两位数的水平,很显然,这些资金一定是流向了银行资金不愿意进入的高风险领域。基本去向有两个:一个是在高价位上有价无市却不能够降价的房地产行业;另一个是对于利率成本不敏感的政府债务项目。

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将造成实体经济“被抽血”。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13年1—11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4元,以利润总额计算的利润率为5.77%,以主营活动利润计算的利润率为5.81%。而钢铁行业的利润更是惨淡到“1吨钢铁的利润换不了两根冰棍”。在实体经济利润薄如纸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吸收的资金非但不可能进入实体经济,而且生产不如“炒钱”的示范效应,还将导致实体经济资金向金融领域倒流,产生“被抽血”的严重后果。

互联网金融施展的“吸金大法”将吹大房地产和地方债泡沫。一些三四线城市“鬼城”现象的出现和蔓延,让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有所警觉,减少了对高风险领域的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全局性金融风险发生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信托和基金产品却借道互联网金融,为风险不断攀高的房地产行业和地方债提供大量的资金流。目前,一些房地产项目通过信托等渠道融资的成本已经高达30%以上,只能是一厢情愿地寄望于楼市出现价量双升的局面。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已经降低到0。由于房地产行业获得了大量资金供给,其泡沫势必会被进一步吹大。一旦其行业链条断裂,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会相应加大。

在目前,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作用是对资金的定价功能,让被银行系统压制的资金价格回归到市场价格,并迫使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跟进利率市场化。在很少有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三四线城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得更高的资金收益,更大范围的民众在更深程度上参与了利率的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以及银行高收益产品的被迫跟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使利率实现了市场化,监管部门对利率的控制事实上已经是形同虚设。人为控制利率的结果只能是让其设法脱离监管,走上旁门左道。实质上,一旦利率放开后,互联网金融高利率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因为互联网只是一个渠道和平台,如果没有重大的金融产品创新,在金融人才和产品设计上都没有优势可言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理由在与银行体系的竞争中取胜,最后一定是一个融合的局面。

在企业获利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而且总体资金量并不短缺的情况下,资金价格的大幅攀高并不是一件好事。从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利率基本维持在接近于“0”的低水平,而2013年万科在海外融资的利率只有2.625%。从这些现象来看,利率管制带来的资金价格畸高,既会打击实体经济,也会打击股市等其他资本市场,严重损害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事实上,高利率背后的高风险已经出现,包括三峡全通、中信依托地产违约事件在内,仅信任业就发生了数起大的风险事件,只不过是在刚性兑付的惯例下,其社会性风险被掩盖了下来。如果是完全市场化,那么高利率融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民间借贷在风险上并无本质区别。

进入高风险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实质上是相当于中国的“次贷”。唯有市场化———既让民众享受到市场化的利益,也让民众经历市场化的风险,更多、更大的隐性风险才能被释放出来,中国经济才能够更加理性地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