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物流交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物流交通
 

2014年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众信IPO获批
低利润率或减弱投资价值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彭涵

众信IPO获批低利润率或减弱投资价值

2013年12月31日,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信国旅”)拿到新股发行批文,将在深交所中小板发行上市。据了解,众信国旅由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保荐,公司计划发行股票1700万股,拟募资1.49亿元投入实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旅游电子商务项目、商务会奖分公司三个项目。

“作为‘中国民营旅行社第一股’,众信国旅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对这个行业的判断。”中国旅游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杨彦锋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如果众信未来很成功,可能会有一大批旅行社就准备上市;如果表现不好,那么这条路就不好走了。”

一只“陌生”的旅游股

“2013年旅游业有几件大事,一是《旅游法》的颁布,二是中央的‘八项规定’。这都直接对旅行社行业造成冲击。”杨彦锋说道,“团费上涨、营业额下降,这种压力对于行业来讲是普遍的。”

众信国旅是一家以出境游为主营业务的民营旅行社,主要从事出境旅游的批发、零售业务以及商务会奖旅游业务。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众信国旅的三项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0.54%、20.49%和18.97%。

“商务会奖就是做政府与企业的会议、考察一类的业务,也就是‘八项规定’主要的冲击对象。”劲旅咨询总裁魏长仁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众信国旅的商务会奖营业收入相较于2009年,增长了118.64%。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彦锋一直在观察众信国旅的情况。“IPO停滞以来,有800多家企业在排队嘛。”杨彦锋说道,“根据规定,这些企业半年就要重新审计一次。有很多‘粉饰报表’的企业坚持不下去就退出了,到最后退了200多家吧。”无论怎样,杨彦锋认为众信国旅最终满足了持续盈利的财务要求:“多灾多难,总算是修成了正果。”

但问题并没有结束。新股上市,投资者们对80多家的IPO企业也有了初步的判断,而众信国旅的位置,是“价值一般”。“三个原因:没有垄断地位、资源和技术;利润率太低;公司的线上概念太弱。”杨彦锋表示,“大家认为众信国旅是一家传统企业,不一定值得下注,特别是开闸市场缺资金的时候。”

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是利润率问题。2009到2011年众信国旅的毛利率分别为2.948%、3.968%、3.862%,而其净利率始终处于3个点之下,远低于2009年上市的中国国旅。

“国旅有免税店业务,中青旅有乌镇项目,这些非旅行社业务为几家大型国有旅行社贡献了大部分利润。”

“众信国旅是第一家以纯粹旅行社业务上市的旅行社。”杨彦锋说道,“投资者目前是缺乏参照物的,也没有看到旅行社低利润率的行业特性。”

想象力在哪里?

“旅行社作为一个企业很‘轻巧’,投资成本低,也没产量限制,是一个不怎么操心的生意。”杨彦锋告诉记者,“只要你的销售上去了、规模上去了,利润的增长是很快的。”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交易流水很高的行业,而后期提升收益的方式有很多———

“很多零售企业的利润率在5%以下,你说他们不挣钱吗?”

“我们专门算过账,如果一家旅行社账上流水有50亿元,而账期是15天,那么一年下来投资收益都有几个亿。”魏长仁说道,“未来的旅行社肯定是收入多元化的,投资者更看重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率。”

尽管如此,目前众信国旅的融资意图,还是在于做大传统业务的盘子:其实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旅游电子商务项目、商务会奖分公司,拟投入金额分别为8324.39万元、4563.34万元、2033.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投入最大的一项,有“用三年的时间投资建设62家直营门店,按照形象店、体验店和旗舰店”这一目标。

“这不是大势所趋。”魏长仁说道,“实体店的人工、房租等成本都很高。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但线上是众信国旅的短板。”

逸游网创始人兼CEO甄浩认为,这种选择是众信国旅“传统旅行社基因”决定的———“近几年我看见众信国旅在上下游是有很多动作的,开拓门店的意义,就在于公众品牌的打造。”

作为一个1992年就成立的老牌旅行社,甄浩认为众信国旅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旅游资源“独特的控制能力”。“积累了这么多年,众信国旅的上游资源是有量的,对邮轮、航空、酒店等资源的深度控制,是它最有想象力的地方。”在他看来,如果众信国旅进一步向资源方倾斜,那么未来增长空间会很大。

无论怎样,在线的发力的确也在众信国旅的布局之内———事实上,这是所有传统旅行社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需要决心,看众信国旅的未来表现吧。”魏长仁告诉记者,转型的难度可谓“艰巨”,因为这是一场“改变基因”的自我革命。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