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悄然“破门”
业内警示小行业变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记者柳熠冰
外资悄然“破门”业内警示小行业变局
2013年12月1日,《木门窗》GB/T29498-2013正式实施。这部经过6年时间制定的号称“中国木门窗行业首部国家标准”的新标准对木门窗的术语、分类、标记、运输、包装和储存等均作了详细的规范。
而在标准出台前不久,瑞典门业巨头亚萨合莱与盼盼长达三年的战略合作以亚萨合莱全资收购盼盼结束。这一收购案也吹响了外资进入中国门业市场的号角。至此,北京天明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强五金等业界知名品牌相继被纳入亚萨合莱的世界门业版图。
在国内标准出台和外资强势进入的局面下,原先小企业遍布的国内门业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即将要出现。
新标准或将改变行业不良竞争
“我国的门业市场正面临洗牌,健全行业标准,完善品牌效应,是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中投顾问建材行业分析师陈章立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到。
“木门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很大程度上还是摆脱不掉对人力的需求,在这个行业里很多设备是用不上的,所以非标准化在行业里还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木门窗资深营销专家雪岩营销董事长徐海军告诉《中国企业报》的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木门非标准化的现状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木门成本的居高不下和企业成本压力的连年上升。“木门的价格已经连涨几年了,但是企业还是不赚钱,大部分的利润空间被成本占据了。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人工成本。其次,由于非标准化木门的出错率很高,在行业内能把出错率控制在10%就算很不错的了,我见过一些小型的作坊式企业的出错率甚至达到了50%,你说这样的企业成本压力能不大吗?”一位木门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新出台的木门窗标准,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了自己的支持和期望,陈章立表示,近年来,以次充好的木门窗“质量门”时有发生,行业国家标准的出台有利于门市场秩序的肃清,淘汰落后生产力,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标准化的落实将淘汰一批不具有竞争能力的小型作坊式企业,同时也会将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从不规范的竞争中解放出来,完成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企业利润率的问题直接相关的不是成本,而是竞争。正是由于大批不规范企业的存在,无序的竞争使得大型企业只能通过压缩利润空间的方式增强竞争力,这对于行业长期发展是不利的。”陈章立说。
外资布局全国门业版图
2013年10月,亚萨合莱宣布对盼盼完成全资收购,这也意味着盼盼门业从一家民营企业变为中外合资企业并最终成了一家外方全资企业。
据了解,收购完成后的盼盼门业将更加关注安全门的品质管理与售后服务。在具体合作形式上,亚萨合莱保留了盼盼原有的营销精髓和市场路线。同时,基本沿用了盼盼原有的管理层,经过统一培训,使其成长为更加专业的管理人才。
这一收购的完成对于盼盼门业来说,或许是新的发展机遇。从2010年亚萨合莱入股以来,盼盼每年的平均增长率均达到了两位数。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亚萨合莱入股盼盼以后,就一直希望将其打造为中国门业高端品牌的巨头,而在这次收购完成后,盼盼也将更加着力于提升产品性能和品牌档次。
这宗收购并不是亚萨合莱在国内的第一笔收购,除了辽宁的盼盼门业,北京的瑞中天明、山东的华盛、哈尔滨的鑫锚,都已被亚萨合莱全资纳入旗下,这个占全球10%以上的锁具市场份额的国际公司已在中国全线铺开了其门业巨头的版图。
陈章立告诉记者,亚萨合莱在中国的收购将改变中国门行业的市场格局,同时促进本土企业进行升级转型。在数量大、规模小的本土门企中,亚萨合莱的加入或将产生“鲶鱼效应”,促使本土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并且使市场的优胜劣汰加剧。
本土门业遭遇寒流转型
在门业标准的逐步提高后又遇外资收购,本土门业将遭重新洗牌已是门企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据了解,我国本土的门企近5000家,而其中多半是中小企业,在门业市场的“寒流期”,最先受到冲击的无疑是这些中小企业,目前已经有一批中小门企相继倒闭。
门业标准的出台,使门业市场的不良竞争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同时也将淘汰一些技术、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有效抑制恶性竞争,对于有品牌战略优势的良性发展企业是一个突破的契机。
此外,外资的收购也加速了门业市场的变革,打破了一定的地域限制,同时全资收购是由内到外的变局,这对市场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门行业而言,受到如此大的寒流,这与房地产的发展态势密不可分;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已进入了行业的“真空期”,门业也不外如是。
“我国本土木门行业正进入洗牌阶段,但这也是门企转型的新机遇。转型期后的门业市场将有望得到净化,并严格按相关标准生产,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良性发展、推动行业进步,减少无序与混乱竞争局面。”陈章立最后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