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金融投资
 

2014年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瞄准高端客户
银行系P2P潜力初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瞄准高端客户银行系P2P潜力初显

继招商银行之后,有报道称中国银行也推出了类P2P业务,在深圳地区试点推出了帮助投融资双方直接交易的平台,这已经是第7家与P2P网贷“有染”的商业银行了。如果消息属实,这还将是四大行第一次正式涉足“P2P”业务。“随着法律身份的确立(乐观情况下)和行业公信力的建立,P2P行业对银行存贷市场的替代将会进一步扩大。”P2P行业第三方研究机构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未来,P2P将会越来越像银行,银行也会越来越像P2P,在他看来,四大行推出P2P业务只是时间的问题。

传中行获监管授权

日前,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也推出了类P2P平台,“中银投融服务平台”,以中行网银为会员端入口,引入单一机构或高端个人资金,为企业和项目融资提供一对一的贷款人及相关咨询服务。

报道还引述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官方表态,声称“中银投融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由银行推出的合法、合规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其他金融机构平台类似陆金所等,均为非银行独立法人成立的具备线上交易功能的贷款销售平台。

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先后查询平安银行兄弟公司陆金所和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注册信息发现,两个P2P业务与银行果然不是直属关系。

陆金所虽然与平安银行同属平安集团旗下公司,双方并没有直接业务关系,注册法人代表为个人;“小企业e家”虽然是挂在招商银行官网上,显示却是由广东优迈信息通信服务公司提供服务,尚不清楚广东优迈只是提供技术支撑,还是外包了整个“小企业e家”业务。“中行这个平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2P,这种模式与现行的P2P区别很大,据说平台不具备线上交易功能,看起来只是中行这个平台帮助投融资双方对接,具体的交易还是由双方自己线下进行,只是借鉴了P2P的思路,并没有采取P2P的形式。”徐红伟说。 《中国企业报》记者分别致电中国银行总行和深圳分行热线电话,客服声称并没有查询到所谓的“中银投融服务平台”业务。记者进一步联系了深圳分行的相关工作人员,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对方回复。

多家银行有意涉足P2P “就我所知道的来讲,最早涉足P2P的四大行还不是中行,而是农行,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调研小组。农行前一阵子出面否认了,不过这个事确实是真的,估计是没做出来之前不好对外公布。”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

商业银行有意于P2P并非个案,综合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已经曝光的案例来看,目前有7家商业银行都在考虑P2P业务。

继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曝光之后,在随后举行的全球互联网金融大会上,有网贷平台负责人士就告诉记者,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也在考虑推出这一业务。万惠投融董事长陈宝国此前在出席某互联网金融论坛时也表示,在招行试水P2P之后,已有地方性银行向其了解关于P2P的事情。

随后又有消息先后传出,农行、浦发和南粤等银行也在研究P2P业务。

就在商业银行竞相效仿招商银行的时候,《中国企业报》记者却发现,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的P2P项目“e+稳健融资”经历了8轮融资之后已经暂停近2个月,目前仅仅保留了征集投资意向的通道。

上述要求匿名的行业人士认为,政策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比较严格,像P2P这样的新项目由于风险待定、模式不成熟,审批起来会更加慎重,招商银行暂停这一业务很可能是受到监管的压力。如果中行的类P2P业务真是正式授权,这无疑是打开了银行切入P2P的大门。

银行系P2P或成主流 “从本质上讲,银行和P2P是一样的,都是解决资金归集到资金放贷的中介,银行是在借贷双方交流通道不畅的背景下,通过营业厅的形式来实现的,现在有了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借贷双方直接交流,完全可以采取P2P这种更加直接的方式。”徐红伟说。

在徐红伟看来,虽然P2P行业接二连三的跑路事件造成的监管叫停隐患时刻存在,乐观情况下,未来监管正式明确了P2P在金融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加上P2P行业征信系统和公信力的建立,高速发展的P2P势必倒逼商业银行加速推出P2P业务。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未来P2P行业的中流砥柱还是银行系。“我去陆金所看了之后,当时就说,要是纯P2P平台颠覆银行业,从现在情况来看,一百年也不可能实现。但是如果银行都按照陆金所的模式去做,很可能短期内就会实现。”翼龙贷CEO王思聪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新新贷CEO张扬认为,商业银行的试水不会与P2P企业有冲突,因为双方在目标群体上有明显区别,P2P平台投资门槛较低,起投额度通常不到100元,银行类似业务最少是1万元,明显针对高端用户,双方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银行系P2P有自身弱点,不仅投资门槛较高,融资门槛也高,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在选择中小企业时仍然要求提供征信、担保,而不是像纯P2P平台那样只是根据大数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