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金融投资
 

2014年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企热捧金融租赁牌照发放引发担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民企热捧金融租赁牌照发放引发担忧

民企对参与金融租赁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在跃跃欲试进入金融租赁业的同时,民企更关心牌照到底何时能发放。CNS供图

一向被认为“管束”较多的中国金融租赁业迎来了政策上的“大松绑”。

银监会于2013年12月16日发布了关于就《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这表示,已经实行7年之久的中国金融租赁管理老办法将被重新修订。其中,发起人准入门槛拓宽并向民资敞开大门为新政最大亮点之一。《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民企对参与金融租赁的意愿十分强烈。在跃跃欲试进入金融租赁业的同时,民企更关心牌照到底何时能发放。

银监会“松绑”

民资可入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到天津考察时表示,金融租赁行业是一块新高地,并鼓励企业要围绕实体经济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

这一表态让此前稍显沉寂的金融租赁受到了诸多关注。

金融租赁是指由承租人选定所需设备后,由租赁公司(出租人)负责购置,然后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租约定期交纳租金。“比如飞机,大飞机要是买下来,航空公司成本会很高,但航空公司可找到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把飞机买下来后租给他们,就可以正常运营了。”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李建华如是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办法》中,重点对准入条件、业务范围、经营规则和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新《办法》不再区分主要出资人和一般出资人,规定符合条件的境内外商业银行、境内制造企业、境外融资租赁公司、其他境内法人机构以及其他境外金融机构等五类机构均可作为发起人;同时取消了主要出资人出资占比50%以上的规定。“银监会对金融租赁公司准入条件进行相应修改,以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民资)进入金融租赁行业,丰富金融租赁公司股东类型和优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李建华称。

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丛林则表示,新《办法》将带来新一轮金融租赁公司的扩容。引导各种所有制资本进入金融租赁行业,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金融业改革,同时,引导和鼓励竞争,也将有利于金融租赁公司获得长足发展。

民企参与意愿强烈

担心短期难进入

对于金融租赁准入门槛的降低,多个民企表示参与意愿强烈。

“金融租赁,此前由于严格和门槛较高的机构准入机制,对于民企而言,根本没有可及性。”海南国运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CEO南建陆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符合相关条件且有这方面需求的话,金融租赁对民企吸引力挺大。

北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一部业务经理滕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在产业资本流入金融资本的背景下,民企特别是主营业务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民营企业以及民营租赁公司有极强的融资租赁需求。现金流健康的大型民企对新政都很感兴趣。

而以医疗为主打的北京宇峰康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海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对金融租赁行业一直在关注。若能参股金融租赁公司的话能够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来满足其融资需求,而参与金融租赁公司的运营除了在购置大型的医疗设备上降低成本转嫁风险,还能获得较高的融资租赁业务利润。

不过,也有企业人士对此持保守意见。

“我觉得放开是大趋势,但多大程度的放开,金融租赁牌照到底何时能下发又当另一说。”北京信美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利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滕明看来,引入民资长远而言对行业发展和金融业的开放都将产生重大利好,但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这就和民资设立银行一样,不会一蹴而就。”滕明称。

行业“跑马圈地”状态

亟须规范

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金融租赁、融资租赁方面起步比较晚,在金融体系当中占的比重非常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国内尚没有相应成熟完善的法律、税收以及监管等配套政策的支持,融资渠道的单一、融资体系的不成形等,整个行业的机构还属于‘跑马圈地’的状态。”滕明表示。

“最主要的是企业对其融通资金发展生产的作用认识不够,国内多数企业对租赁的认识仅停留在对闲置物的调剂上,即使已达成的租赁交易,多数企业也都采用租购方式,使得租赁等同于分期付款。”滕明指出。

滕明坦承,部分承租企业由于项目选择不当,经不起汇价变化,加之经营不善,使本应用来偿还租金的资金来源无法保证,企业欠租问题更是困扰着金融租赁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租赁合同到期债权被拖欠金额占资产总额的30%,有的甚至达60%—70%。

“部分金融租赁机构过分注重了资金的融通,忽视了对租赁设备的选型、安装、保险等方面。而民资进入之后,能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使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扩大内需。”滕明表示,也能让民营企业更深入地了解金融租赁业务。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