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特别报道
 

2014年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并持久,重在顺势而为阳光保险———一个金融快公司的关键年度报告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杨轩

快并持久,重在顺势而为阳光保险———一个金融快公司的关键年度报告

美国微策略公司董事长兼CEO迈克尔·塞勒曾在

《移动浪潮》中预言,“移动浪潮来袭,如果没有做好准备,那么你将会被一场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巨变卷走”。阳光保险集团正是顺势而为在互联网浪潮中创新发展,挖掘持久发展的动力,成为中国保险业的一匹黑马,取得了第八个经营年度即2013年日均保费过亿、总资产将过千亿的成就。

互联网金融,创新因时而变

正是有了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阳光保险的客户服务更加便捷。截至2013年12月底,阳光保险在产险领域的“闪赔”案件平均处理周期仅0.94天,最快已实现报案后3.45小时赔款到账。

当一个潮流汹涌而至,我们要做的不是跟在潮流的后边疲于奔命,而是需要有一种寻根溯源和认识规律的精神,互联网金融即是如此。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一场金融革命事实上已经发生,并产生着渗透式继而又是冲击式的变化。追索创新、永葆活力的阳光保险将这次革命视为一种机遇———顺应互联网金融及大数据时代,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公司发展规划,将互联网通讯技术纳入整体营销体系,通过与互联网嫁接,公司的产品和销售渠道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2013年1月,阳光保险在产险领域推出具有一键报案、现场拍照、索赔处理、保单查询等多种功能的“阳光闪赔通”手机软件,截至12月底,已有近5000名客户体验过此项便捷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展业正在成为保险顾问的重要一环。2013年初,阳光保险在寿险领域开发“业务员移动柜面”,5万营销员实现移动办公。在过去的一年里,科技应用已贯穿于阳光保险经营的每一个层面。

2013年7月,阳光保险正式上线的新版官网网络自助服务水平进入行业前列,“销售支持系统”,用科技手段将销售人员、客户端与整个后援中心无缝对接在一起。9月30日,阳光保险在淘宝网平台上线首款理财类产品“理财一号”,这款门槛低、收益高、购买顺畅、以充分适应网络特性和网民购物习惯为特征的产品,丰富了阳光保险电商平台的产品线。“双11”期间,阳光保险启动大型在线营销活动,寻求电商新模式。

2013年10月,阳光保险以科技提升生产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当月,寿险网电事业部联合集团信保事业部在全行业电销系统中首创小消交叉销售项目,实现“一个坐席、多类产品,一个客户、多种服务”的营销模式。“阳光保险”微信公众账号上线,并在去年底实现三大板块十二项特色服务,客户出险时,只需打开微信发送位置信息并按照提示完成拍照上传,即可提交理赔,获得救援,享受高效便捷服务。寿险市场费率改革启动后,阳光保险在寿险领域推出“真心相伴保障计划”,摘得电商渠道返还比例最高、意外保障更全的“首发”优势,开售20分钟即成交第一单,首月销售额即破千万。

将科技嫁接入保险营销领域,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客户。伴随网销保险的迅速发展,纸质保单正逐渐被电子保单所替代,但市场对于电子保单的安全性存在质疑。2013年8月,为了打造安全的网购环境,阳光保险携手中国银联在业内率先推出一项创新的电子保单服务———电子保单托管服务———将不含客户隐私信息的电子保单以加密的方式托管于中国银联后台系统,客户登录中国银联电子保单服务网站,输入相关查询条件后,可查询或下载阳光保险的电子保单。此举极大提升了客户对电子保单的信任度,破解了电子保单发展中的“信任”难题。

对于保险营销互联网化,阳光保险相关机构认为: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力,各种信息分析、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可以改变传统管理中的决策链条冗长、模糊的弊端,降低各项经营成本,高效率决策。比如,在保险理赔上,互联网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大作用:依赖大数据,将核保风险鉴别智能化;通过与客户更密切的O2O互动,进行客户健康管理和监控,减少病患风险;依赖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数据交换实现理赔鉴定的自动化。

正是有了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阳光保险的客户服务更加便捷。截至2013年12月底,阳光保险在产险领域的“闪赔”案件平均处理周期仅0.94天,最快已实现报案后3.45小时赔款到账。自“闪赔”实施以来,共有280余万客户享受到了这一服务。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刚刚起步,却在改变甚至颠覆商业、社会和经济,纸币和钱包趋向消失,智能货币正在逼近,诸多的新变化给保险业带来的既有挑战又有机遇。阳光保险将互联网战略列为集团未来三大战略之首,并非偶然———早在2011年这家富有创新基因的企业就开发了全球首款虚拟财产保险,敢为天下先。(下转第十四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