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人文生活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其它企业联合时,我一直想着这个美丽温暖的白色鸟窝。三个张着的嘴巴的启示,让我坚持把鸟窝的商标出现在各类谷物早餐的包装上。

鸟窝里的温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鸟窝里的温暖

王利博制图

雀巢的品牌标识百年未变:温暖的小窝里,鸟妈妈专心致志的喂着两个鸟宝宝。浅淡简洁的白色所勾勒出的哺育与爱。

一秒钟喝掉3000杯咖啡

“在互联网技术横行世界商业市场的今天,这种对其品牌没有任何困惑的信任感,一直伴随着需要的人。”说出这样自信话的是《肯定是你》的作者施瓦茨。打动他来写雀巢故事的起因是女人们讲述的哺育故事。

在美国,常常有年轻的妈妈们在夕阳下抱着宝贝看书,聊天。“雀巢的故事那么暖,那么贴心,我们愿意与这个鸟妈妈去交换的,不是吗?”

雀巢接班人汉穆·茂赫说,“跟着这个慎重的巨人前进,我必须也慎重。就是常常听到日本人、德国人说雀巢是他们国家的,我也是低调地听着。可见,我们的品牌已经成为世界的了。”

褐色的暖调中,融入的是人们的爱。汉穆·茂赫做过一次统计,在一秒的时间里,世界就有3000杯咖啡被喝掉。这个业绩是1830年的鸟巢创始人亨利·奈斯特尔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那时的日内瓦小镇韦威还无人知晓,但就是这个连机场都没有的小镇,至今依然是这家世界大公司的总部。

鸟巢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一眼望去,日内瓦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雀巢的价值观就像空气一样存在着不变。”高耸山峰下的牧场,一个神秘的小楼里,汉穆·茂赫微笑着常常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说,“你看,卓别林都在这里安享晚年,可以目睹大自然更迭、日生月落的观影。我哪也不去。何况,那些鸟巢还在,那些牧场还在,那些梦想还在。”

这个时候,雀巢总部的高管们很容易陷入1847年品牌公司创始人的梦想意境:“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我们必须研究出炼乳产品解放那些母亲们。”

尽管这个理想的真正实现已经是1905年,但是,品牌价值观带来的商业效益已经铺张到了世界五大洲。

到日内瓦湖边看“鸟窝”

在牛奶厂做商业学徒时就敢于梦想“当经理人”的茂赫一直被业内人士称为“雀巢先生”。在1980年危机时刻,雀巢人找到了这个与“鸟妈妈”有缘分的人。

“与其它企业联合时,我一直想着这个美丽温暖的白色鸟窝。三个张着的嘴巴的启示,让我坚持把鸟窝的商标出现在各类谷物早餐的包装上。”

“用这个文化商标影响全世界”成为茂赫的第一个传播目的。不过,他提出品牌进入世界宠物食品行业时,差点被人用砖头“砸了脑袋”。

1996年,雀巢成为世界第一大食品企业时,茂赫对记者说:“不想当冠军怎么行?全球化大趋势更要求雀巢的鸟窝要给予动物妈妈们以温暖和支撑。”那时,只要有人反对,他就把他们拉到日内瓦湖边的小楼上去看“鸟窝”。

预测来自于敏感,敏感来自于大爱。

坚持、坚守创始人原始的价值观,与批评者抗争着,茂赫就这样把雀巢的故事讲到世界各地。

1989年,在中国一个北方小城,雀巢的身影出现了。茂赫的中国“徒弟”对一个年轻翻译说过,“这个缘分来自于价值观:找到一个和瑞士山区一样的自然环境是美好的事情,因为雀巢的发展是要把世界建设得更绿。”

在茂赫几十年的商业扩张中,对环境的思考从未间断。“环境,绝对不是抽象的理想国。利用好自然才是对企业家最大的考验。”茂赫一辈子与“地球之友”组织理论着,并坚持继承创始人的“鸟窝理论”:孩子降生后的第一个月中,母亲的乳汁总是最天然的营养,所以每个可以亲自喂养的母亲都应该用乳汁哺育自己的孩子。

正是这样,延续130多年的文化价值观感动了那么多母亲对责任的深刻反思,她们才愿意接受这个品牌的食品,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哺育孩子。

“叫我雀巢先生好了”

70岁退休前,茂赫欣慰地说:“叫我雀巢先生好了。这样的话我可以活跃在世界上。”

中国市场一位高管说,“不论是茂赫还是我,大家都想一个事情,让世界记得雀巢更重要。”

茂赫选中国经理人时定下一个标准:“日内瓦湖的文化要根植在骨子里,必须爱在大山中散步,并要在那里学会思考和研究战略。”

每当公司遇到大的危机,茂赫就问自己:“你想逃离大自然吗?雀巢不需要你。”

茂赫选择包必达做接班人时,首先看中的是“雄心勃勃的探险登山者”这个事实。在他心里,自然与健康所散发出来的美就是“雀巢品牌”的原始动力。当股东价值高于一切的时代来临时,他肯定强调的依然是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无论多么忙碌,圣诞节前夕,茂赫都要回到欧洲小镇。

灯光下,茂赫望着山峦对高管们说:“我们要以灵性、人性来培训世界各地的员工,接他们来瑞士的山里、湖边让他们感受这个企业的文化历史和风格,让他们知道每一杯咖啡、牛奶、炼乳食品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心境下生产出来的。”

员工们在日内瓦湖畔常常写下这样的文字:“当年亨利·奈斯特尔老先生是怕孩子过多死亡,才发明了雀巢牛奶奶片,不但挽救了无数孩子的生命,还缔造了一个食品品牌。”

在学习和培训中,员工们特别愿记住这样的细节:1875年亨利退休时担心公司会“吃老本而消失”。于是,茂赫在1987年建立了雀巢研究中心:“我要让雀巢的盾徽再次闪耀在山城的一角。”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