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商业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商业人文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多数时候,企业跨界投资是在主营业务行业增长放缓,手中又有部分现金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方向,特别是会关注到一些热点新型行业增长迅速,或者是自己在主营业务上竞争比较激烈,而自己的经营上又存在困难的状况下,寻找新的高利润行业突破口。

跨界商业模式的新挑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运启

跨界商业模式的新挑战

王利博制图

跨界,这个演艺时尚界的常用词,在2013年更多地出现在财经新闻里,跨界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在企业界上演着。马云、马化腾涉足金融业,娃哈哈跨界进入白酒业……在这场已经开始的跨界分金盛宴中,跨界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不仅带来行业的颠覆性竞争,传统的商业模式也被整合的新商业模式所取代。

源于天生的扩张冲动

“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似已成为当下的“时尚”。而跨界对于品牌,其最大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可以建立“跨界”关系的品牌,一定是互补性而非竞争性品牌。这里所说的互补,并非功能上的互补,而是客户体验上的互补。

企业进行跨界,就内部动因而言,源于天生的扩张冲动,也是一种自我内在资源的优化利用。例如在跨界之前海尔就将其品牌定位于高科技、精品,营销渠道遍布全国,这样同一海尔品牌下的不同产品就能顺利渗透下去并且呈现到消费者面前,形成连锁的品牌效应。当这些企业早期的资本、管理、品牌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一股内在的做大动因会促使其要跨入新的市场领域求发展。

从外部看,消费的多元化需求给予企业提供多元化产品的可能性,同一产品领域的激烈竞争也迫使企业跨界寻找新的成长空间。像云南白药从医药产品到日化产品的跨界实践,则为老字号企业在品牌时代如何延续并且增强品牌生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云南白药一举实现了老字号品牌的年轻化蜕变,也掀起了医药企业老字号品牌的跨界风潮。

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世界100强企业中,超过90%的企业均从事多元化经营,单一业务型企业占比不足10%。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必然会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诸多企业纷纷选择跨界发展,对于企业本身的多元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树立品牌离不开关系。

易居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建成指出,目前,进行跨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以进驻商业经营、产业基金等领域为主,并且多为大中型领先型企业。他们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路径普遍以现有业务为基础,进入与现有业务在价值链上拥有“战略匹配关系”的新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

解密这些成功跨界经营的企业,他们的成功致富之道,适时的变革观念,跨界整合资源合作,创新经营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致富密码。如果只是局限于过去的经验与思路,今天这样的创新致富之路便会失之交臂。尤其是在今天这样日新月异的大变革时代,如果想要致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多维思考,以新的思考方式面对可能的生意机会。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

平衡是关键

今年以来,跨界的创新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更便利、更关联、更全面的商业系统,正在逐一形成,世界开始先分后合。分的,是那些大佬的家业;整合的是新商业模式。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许多事情都可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旧的发展模式已经明显进入穷途末路,新的经济模式正在崛起。代表旧模式的人和事,必将被一些代表新模式的人和事所代替。

大多数时候,企业跨界投资是在主营业务行业增长放缓,手中又有部分现金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方向,特别是会关注到一些热点新型行业增长迅速,或者是自己在主营业务上竞争比较激烈,而自己的经营上又存在困难的状况下,寻找新的高利润行业突破口。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跨界的发展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跨界发展有利于增加机会,但是并不无风险。恰恰在进驻新行业时,如何做到明辨风险,在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达到平衡,使其业务组合能够创造最大协同,是企业进行跨界多元化经营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如果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的跨界并购投资,也许更应审慎,企业不仅要考虑到市场前景、以后的盈利状况,也要考虑到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博弈格局。否则,一旦企业同质化跟风投入,市场激烈状况会迅速改变,蓝海很快变成红海。

目前而言,跨界发展的风险跟具体行业和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关。哪个行业最能获利,恐怕要深入其中才能知晓。并且资金流转有长短期之分,有些行业的投入可能适合短期投资,有些行业的投入可能回报周期较长,这要看企业自身的发展了。快速扩张的风格也未尝不好,只能说企业风格不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