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至今只批准了1000多个“蓝帽子”,但在市场上流通销售的“蓝帽子”早已超过几万个
保健品批文层层出租
新政或致两类企业消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闻笛
保健品批文层层出租新政或致两类企业消失
被国务院确立为重点发展的健康服务业重要支撑产业,拥有每年过千亿元巨大市场的保健食品行业,或将迎来一轮重大产能洗牌大潮。
“自2014年1月1日起,不得生产、经营和进口贴牌保健食品;一个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只能适用于一个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张晋京日前公开表示,“当前贴牌生产的保健食品企业大多数存在不规范销售和宣传行为,我国对保健食品贴牌生产的‘禁令’将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
巨大潜力催生保健食品代工
根据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2012年产值约2800多亿元。而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也被列为中国重点发展行业。规划指出,到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并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企业。
丰厚的利润、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滋生了各种各样的产业链乱象,毒胶囊事件、胶原蛋白疑云、左旋肉碱风波一次次围绕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产品风波席卷而来,保健食品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压力也被前所未有的放大。
广东省营养健康协会秘书长张咏向媒体表示,“国家至今只批准了1000多个‘蓝帽子’,但真正在市场上流通销售的‘蓝帽子’早已超过几万个,贴牌导致的混乱程度可见一斑。”同时,“保健品批文被层层出租等乱象十分严重,也导致市场上出现同个批文不同品牌的保健食品,鱼龙混杂。”张咏表示,“有的企业申请了五六十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他们自己并不生产,而是将这些批准文号租赁给多家山寨厂使用,每年收取8万—10万元不等的转让费。”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保健食品贴牌生产的产值已经达约1000亿元。
对此,记者也在北京市内的几家药店进行了走访,仅仅是简单的走访就发现,市场上商标所有企业与生产企业不一致的产品并不在少数。在全国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就不乏海南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绿瘦系列产品、海王系列产品大多都是委托旗下子公司代为生产的,更不要提目前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某明星代言的“爱碧丽”胶原蛋白饮品。
记者查阅了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没有找到关于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的明确规定。业内也流传着这样的潜规则:凡取得相关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生产文号却无生产条件的企业,可以委托通过了保健食品GMP审查的企业生产加工。委托生产的保健食品只需在产品包装标识及说明书上注明“委托生产”字样,并注明受委托生产企业的地址。
供求关系导致代工横行大企业加速生产基地建设
有关人士还指出,此前保健食品实行的是多头管理,注册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生产许可证出自质检部门,日常监管却在卫生部门。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大家都管,大家都管不上”。一位卫生部门人士指出,一般委托双方在协议上仅规定产品质量和价格条款,而没有数量条款,使委托加工一方凭借委托加工合同也可以办理卫生许可证,但其产品是否真正在委托加工地生产就很难控制,这使得一些委托加工企业游离于监管之外。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持有保健食品批文的企业和个人,为了节省购置生产设备的资金,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将产品委托给小制药企业进行加工。更有甚者,有些企业的同一产品还有多方委托或多重委托的现象,到最后,一个牌子的产品到底是哪家企业生产的都不知道。
作为代工方,国内从事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的正规厂家大多数都是制药企业,其中也不乏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为最快地释放产能,收回成本,代理加工是一条简单、便捷的道路,自然成为厂家的首选。另一方面,很多保健食品本身就脱胎于药品,但其技术含量要比药品低,开发相对容易,利润却很高,所以很多企业、研究机构甚至是个人都涉足其中,但由于财力或政策限制却不能进行生产。这样,有供有需,市场就形成了。
特别是近年来,受政策以及包括原材料、能源涨价等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相当多的制药企业开始缩减主业而钟情于药品和保健食品的代理加工。现在甚至出现了专职从事药品、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的企业。
对于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最新规定,业界人士分析贴牌禁令正式施行后,中国市场可能有一半以上的非规范保健食品品牌将受到打击,部分无证和非法冒用保健食品文号的企业将被迫清退出市场,从而让保健食品市场得到净化。一些批文多、品牌影响力大的行业龙头企业或承接市场净化所腾出的大量消费空间。对过去的代工工厂、中小型作坊式保健品公司的淘汰也被大型企业提上了议事日程。(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