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金融投资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拟信用卡
遭遇“三无”尴尬

无资质无身份无监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无资质无身份无监管虚拟信用卡遭遇“三无”尴尬

就在率先提出信用支付(又称虚拟信用卡)设想的支付宝迟迟未能践行之时,新浪支付旗下的微博钱包却抢先正式推出了测试版信用支付产品“信用宝”。

信用支付一直是几大互联网商业巨头觊觎的战场,新浪的出手让这项业务更增添了些许热度,然而业内却对此表示了担忧。不止一位产业链人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方支付的信用支付产品固然可以染指信用卡业务,但大数据加担保的模式能否做好信用支付业务的风险控制值得商榷,尤其是在没有信用卡之名却有信用卡之实的情况下,支付机构的信用支付业务是否符合资质仍待监管部门表态,支付宝悄然退场正可说明信用支付所处的尴尬地位。

支付宝测而不推

今年3月初,支付宝第一次公布了其信用支付线路图,称在4月中旬首先在湖南和浙江两地开通试水。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负责人胡晓明表示,这项业务在经过试点之后,很快就会向全国推广。

4月中旬,支付宝信用支付如期上线,并声称目前已有130万家店铺默认开通该功能。胡晓明在随后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还称,支付宝信用支付业务已经取得了数家银行的合作,并且还在积极开拓更多的合作银行。

然而时至今日,这一产品非但没有在全国推广,支付宝产品中却完全不见了信用支付的功能。“早前是有内测这项业务,但是一直没有推出。”支付宝客户沟通部一位经理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支付宝并未推出信用支付产品,什么时候推出也没有时间表。

湖南一位从事家具销售的淘宝卖家对《中国企业报》记者指出,支付宝信用支付是纯粹的噱头,其店铺始终没有推出信用支付的功能,周围淘宝卖家朋友也没有采用这一功能。

新浪“信用宝”捷足先登

近日,新浪支付信用宝的推出再次让虚拟信用卡成为关注焦点。“目前透支额度最高50元,随后肯定会慢慢提升的。”微博钱包一位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咨询时表示,新浪微博用户提供姓名、身份证号并绑定手机号之后,即可获得最高透支额度50元。

有消息透露,新浪支付未来将按照微博用户的实名认证、V号、微博动态来做授信层级,并发放不等的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00元。不过,上述新浪人士没有透露时间表和具体方案。

记者还发现,在应用范围方面,虽然新浪微博接入了从生活缴费到饮食购物在内的丰富领域,信用支付产品目前仅限用在手机游戏缴费。从目前已进驻“信用宝”的商家名单看,也只有嘉堂游戏、微游戏、至迪科技、艾麟科技等部分游戏在线商家。

根据一位与“信用宝”洽谈过的手游企业人士透露的消息,与支付宝的信用支付资金主要引入商业银行不同,“信用宝”贷款资金全部由新浪支付自家提供,并且引入了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作为担保,用户逾期的损失主要由新浪支付和保险公司共同垫付,商家只需要承担极少一部分。“大数据加担保的模式看似万无一失,但是用户恶意透支的成本较低,新浪顶多把人账户封了,而且用的是自有资金,一旦真的发生大量逾期,不知道新浪和保险公司能不能顶得住。”这位人士评论说。

发行资质或成拦路虎

不仅是“信用宝”的风控问题,让新浪支付更担心的,则是这种“虚拟信用卡”业务的资质问题。“国际上信用卡是由银行或者专门的信用卡公司发行的,国内没有专门的信用卡公司,都是由银行发行的,因为信用卡很容易牵涉到恶意透支,有的还用来放高利贷等问题,管理一直比较严格。”中国银行一位客户经理表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信用卡是指中国境内各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信用支付工具,商业银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得发行信用卡,非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的驻华代表机构不得经营信用卡业务。

在互联网资深律师赵占领看来,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的信用支付却正好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从业务、功能上来看,透支额度、逾期罚息等与实体信用卡类似,可以称得上是虚拟信用卡,但是法律上却没有信用支付或者虚拟信用卡的定义和管理。“监管部门的表态至关重要,这是一个风向标。信用支付无外乎就是一个能透支的第三方支付,然后通过大数据和担保控制风险,没有太大的门槛。如果‘信用宝’被默许,不排除其它支付企业跟风。”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这位支付企业人士进一步猜测,从支付宝迟迟没有推出信用支付来看,很可能是受到了监管上的阻力,“产品设计、市场预热都做了,担保公司、合作银行也搞定了,大半年过去了还不见出来,剩下的难题自然可以想象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