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燕和他的创新经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迪
李子燕和他的创新经验
俗话说,人生成功的经验千条万个,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做人第一。同样,企业成功的道路千径万渠,核心的路径就是一个,执着创新。一万个企业可以有一万个不同的成长路径,但相同点就是靠企业家的持经达变。李子燕和他采尚传媒集团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备胎”的力量———同领域内多方位发展
从2009年开始,世纪采尚传媒集团渐渐步入正轨,其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公交广告为主线,宽领域的拓展户外广告,并实现多元化服务为宗旨。在山东主要的运作市场有7个,分别为济南、临沂、潍坊、济宁、滨州、枣庄、德州。其运作模式是不直接参与管理,以控股的方式多层次、深度的发展。李子燕说:“我的发展轴线是在秉承发展文化产业背景下,进行多元化投资、多元化服务,但不多元化经营,即产品链拉伸的发展理念。”
在他清晰的思路引领下以及在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范围内,为确保企业健康成长,李子燕勇敢地尝试在同领域内多方位的发展,更直接一点也可以称为“发展备胎”。其发展的优势是彼此可以共进,都利于它们的共同成长。比如,在运营主线稳步发展情况下,可以拿出部分精力来做婚纱摄影,它的投资成本主要是在设备的配套上,而这些东西恰恰又是原本媒体行业所能补给的。
此外,还可以借助资源的力量来为新生的产业做宣传,充分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当婚纱摄影这个新生产业站稳脚跟后,再慢慢地储备后续力量,像婚庆服务等一系列产业链相序而出。一步一步,分支的新生产业就做大做强,为整个企业的发展储蓄了厚实的发展力量。这种低风险的发展方式无疑会增强企业的信心。商场如战场,在当今这种无形的商场争战中,它充当的角色就是制作枪火炮弹的核心基地。仗打得好不好,看的不仅是领导者周密的谋虑,更重要的还是硬件设施的储备力量,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备胎”。
“缝隙”的契机———在中低端消费群做大市场
在采访过程中,李子燕详细地同我们讲述了他的发展战略的创新点,即在中低端消费群中做大市场,在看似消失的事件中谋生机。李子燕说:“钱的价值要看在哪里发挥它的作用。”就拿一亿块钱来说,用它到中央电视台做个大型的广告宣传那是恰到好处,如果放到省台做宣传那可能是惊人的数字,但用在地方去做那就是天文数字,不仅是电视台的滚动放映,大街小巷以及你想到的想不到的地方都会散播出广告宣传,而且它面对的都是最直接的消费群体,可以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形影不离。可想而知,最终的宣传效应到底哪个影响力更大?我想我们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中低端市场。
现今的社会是网络的时代,未来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它。我们可能会想到以后的消费会被网络所取代,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消费,像是最大众化的衣物、日用品,甚至是零食、酒水等等,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认可了这种消费方式,既经济又便捷,最重要的是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对经营者来说也是利大于弊,最直接的优势就是省下店面费等相关费用,也不用每时每刻迎着笑脸的贴心服务等,所以这种无形的消费越来越受推崇。但是,并不是一切事物网络都可以做到终结消费的,就比如说吃饭可以从网上买代金券,但是人们的终结消费还是得在实体店完成;去影院看电影,可以从网上购买电影票,还是得在影院完成视觉的享受;买彩电,人们还是更倾向于去体验店真实感受过它的视觉效果后在去购买它。李子燕说:“在别人看来那些看似要消失的东西,在我这里就是新的生机,在‘缝隙’中寻找到更为有利的发展萌芽。”这些网络所遗留下来的“缝隙”,正是谋求发展的新的突破口。这些店面门面的装修,需要大量的制作,而他们就会成立一个制作中心,专门做网络解决不了的事情,并且调动起多年积累的人力把区域的这些资源都拉拢过来,形成一个强劲的团队,这样的发展势力是不可估量的。
“另类”管理———让员工具有“归属感”
李子燕不仅在公司经营管理上有他的独特理念,在对公司员工的管理上也别出心裁。他在公司管理人员上实行一种“积分制”,是激发员工正能量的动力;是与员工的福利待遇、外出学习、出国旅游、年终奖励相挂钩的制度。假如员工犯了错,原本是要扣除200元的现金做惩罚,现在实行“扣分制”扣除200分,这样的处理方式就大大减轻了员工的抵触心理;相反,员工立了功就会增加积分量,获得应得的奖励。通过“扣分”、“加分”这种无形的力量代替金钱的有形分量,其实质上都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方式却更让人接受,同时更容易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让员工在团队里面有一种归属感”。李子燕说,从明年起,对公司人员在管理机制上从新调整,进入新一阶段公司改制,倡导精英骨干人才入股,实现共同致富,真正实现法人制企业。公司只是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要想在公司里有一番作为,不能总是为别人干,加入股份后其性质也就不一样了,那就是为自己努力了。这是制度的调整,更大意义上是把为别人干转变为为自己干的心态的调整。从而,让员工在心灵上有了一种“归属感”。一个企业的强大,它的经营模式决定着企业的纵向发展,而内部人员的向心力却是决定企业横向发展的关键。只有纵向、横向同步拉长延伸才能真正意义上为企业护航;才能使企业变得浑厚壮大而坚不可摧;才能经得起岁月的摩挲,顶得住万千企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