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调查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一民企自曝十年间资产被掏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山东一民企自曝十年间资产被掏空

山东富顿科贸有限公司(下称富顿科贸)总经理张元军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旗下的能源贸易公司在近十年内被逐渐掏空。

“公司唯一的一名会计,也是我曾经信任的员工,伙同公司多家贸易伙伴,以虚开发票的方式掩盖真实交易,将富顿科贸原本获得的巨额利润放到个人口袋里。”近日,张元军手持一份刚刚拟好的《关于举报淄博张店钢铁制铁铸管有限公司涉嫌伪造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的报案材料》,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讲述了十年间企业“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经历。

增值税发票系伪造?

53岁的张元军是个老生意人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一直从事石油、煤炭、生铁等生意,多年来与多家大型能源企业建立了密切的生意往来。

2002年,张元军通过熟人关系,与淄博张店钢铁制铁铸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钢)签订了一份出厂价极低的1万吨钢铁购销合同。

“当时大概是700多块钱一吨,那个时候生意人都有种预感,钢铁不久会大涨,能签下合同就可以赚到差价。”据张元军回忆,最后实际只买到了8100吨,不到1万吨。

按照合同价格,张元军共支付给张钢810万余元货款。但是后来张元军发现,张钢为其出具的增值税发票很蹊跷。

记者从张元军提供的这份增值税发票中发现,此发票并没有显示密码区。他又向记者出示了一张过后去张钢补货款差价时的2万多元的发票,通过比对发现:除了没有密码区以外,之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单位税号显示为:370303735762816,而后来的发票以及张钢给另外一家钢铁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单位税号均显示为:370303735762815。

通过咨询当地税务部门相关人士,张元军怀疑上述增值税发票是伪造的。

对此,记者致电张钢部门,该厂办工作人员刘女士以“不清楚”、“领导出差”为由拒绝了记者采访。

随后,记者拨打了淄博市国税局电话,一位张姓负责人以无法透露企业信息为由,拒绝了记者要求查询张钢具体购买增值税发票的税号和日期。

记者登录山东省国税局网站,输入370303735762815号码查询,显示纳税人名称为“淄博张钢制铁铸管有限公司”;输入370303735762816号码查询,显示却为无结果。随即,记者拨打了12366人工服务热线查询,截至发稿未获得相关信息。

巨额资金流向何方?

张元军手中的“假发票”金额共计777.99962万元,在经办完这笔货款后,张钢的销售处长杨某和销售科长王某几乎在同一时间神秘消失了。

他们去了哪里?辞职还是调动?为什么会同时离开张钢?疑问一直在张元军心头萦绕。

张元军在向当地警方报案后,负责经侦的干警曾先后几次前往张钢调查了解情况。上述被张元军所怀疑的“假发票”,正是当时警方调查时张钢提供的。

这笔生意仅仅是张元军公司资金被掏空的众多生意之一。

2000年4月,张元军借壳投资成立富顿科贸,开始与山西金桥实业有限公司合作,购买其精煤、生铁等销往合肥钢铁。

他向记者回忆,2010年6月,公司一业务员在业务上明显造假引起了他的注意,并进一步查看公司账目,发现资金被莫名其妙地掏空,随即向当地警方报案。

随着济南警方的介入,让张元军感到惊讶的是,富顿科贸几千万元资金的莫名流向仅仅是一个开始。此前有媒体报道,截至今年10月底,涉案总金额已高达4亿余元。

张元军表示,自己是个“财商”不高的人,公司的生意都是由会计吕某具体操作,每次报账造成了在他印象中“这几年没挣钱”的心理,“利润微薄”也自然顺理成章。“你会去相信一个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孩子(会计吕某)做这么大胆的交易吗?”张元军反问道。

按照目前查证的账目显示,富顿科贸与另一经贸公司的整个交易过程中,焦炭、精煤、生铁利润近2亿元,重油等利润几千万元。然而,张元军实际获得的利润仅为170多万元。

张元军通过多方了解,逐渐分析得出,当初会计吕某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以“购货成本几倍上涨、交易数量大幅减少”的方式向他报账,再与人里应外合将巨额资金转移。

诡异的是,张元军的怀疑未得到警方的支持,会计吕某也一直不知所踪。张元军多次就企业遭遇向警方报案,警方经过初步调查后均未予立案。

而在近3年的调查中,当地银行方面阻力重重。媒体记者曾通过警方获悉,吕某个人账户多达50余个,账面资金3000余万元。在济南公安局经侦大队三大队调取的多个银行交易记录显示,吕某曾向多个个人账号转账数额达1000多万元。近日,记者致电济南刑警支队某大队付警官,他表示不方便在电话中透露相关情况。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