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投资升温:中国向西开放再推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东欧投资升温:中国向西开放再推进
(上接第十五版)
中东欧为中企
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
目前,在中东欧的交通运输(港口、机场、道路)到本地组装和分销网络(建设产业园)以及后勤设施(海运、航运投入以及集装箱公司建设、电信网络建设)建设领域,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的身影。
华为2000年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基于全球化的战略,华为在欧洲设有两个地区部。一个是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是在波兰华沙,覆盖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在罗马尼亚设有全球服务中心、全球网络运维中心和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在匈牙利设有全球物流中心和欧洲供应中心,还有分布于中东欧国家的3个培训中心和9个配件中心。”华为东北欧地区总裁鲁勇阐述了华为在中东欧的布局情况。
“中国在中东欧的投资布局以具备整体性特点,从原来只注重人员集中和静态销售的贸易城、贸易中心建设到更看重投资产业的多样化和价值链开发。”刘作奎称。
另外,随着中国在中东欧绿地投资、并购、合资等日益增多,中国企业已经尝试将具体的生产模式落地中东欧(如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制造、信息和服务业以及化工、农产品开发等),把中东欧作为产品升级、销售(分销)中心,实现中国产品生产、流动、销售和品牌塑造在中东欧本土化进而“欧洲化”,并以中东欧为跳板进入欧盟、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市场。
在波兰东南部的斯塔洛瓦沃拉,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一家老牌的波兰本土工程机械公司,并成功地将两个极具差异性的文化和市场合二为一。据了解,此项收购柳工可获得其全部知识产权和商标,还可以在波兰建立制造和研发基地,并以波兰为中心辐射到欧洲市场。
“首先,柳工获得了顶尖的履带式推土机生产线。收购能帮助柳工拓展欧洲市场。就目前来说,欧洲是很多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的软肋。加上,波兰的工业制造费和人工费是欧洲最低的。在同一工种里,波兰柳工雇员的报酬约是德国雇员报酬的六分之一,并且仅仅是中国雇员报酬的1.5倍。”柳工总裁曾光安曾表示。
“西进”之路面临挑战
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品价值和市场容量也有其特殊性。
“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相对有限的市场容量难以使中国的投资有比较大的收益,加上中东欧国家市场规则与欧盟接轨增加了中资机构介入的难度,这些因素都给中方投资带来风险。”刘作奎称。
“欧盟国家对原材料、设备的准入标准比较严格,投资初期,摸清当地法律法规非常重要。”2008年在捷克建厂的上海梅林总经理助理张正表示。
此外,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高级业务经理庞翠萍表示,中东欧国家的金融环境私有化比例高,80%的市场由西欧的私有化银行掌控,中资银行发展空间有限,已经在匈牙利设立分行达7年的中国银行,目前的主要业务还是为中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另外,中国虽努力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但几度在该地区欧盟成员国投标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无一成功。同样,一些本已落实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也产生诸多问题,如在保加利亚中国参与的电动公交车和保加利亚科技园区项目也被叫停。
“中方企业往往坚持从中国引进大量劳动力和原材料,并要求当地政府担保,而这在欧盟范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刘作奎称,中国海外投资要充分了解当地实情和欧盟特殊规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