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全球化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了解中东欧才能真正扎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尹朝安

了解中东欧才能真正扎根

近期,中国总理李克强带领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到中东欧国家访问,在中东欧16个国家掀起一阵有关中国旋风。得到了国内媒体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不容置疑,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加强合作带来了积极成果。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企业在中东欧的投资就一帆风顺了呢?我认为,中国投资中东欧仍将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应该保持谨慎的乐观。

毋庸置疑,中东欧国家是具备一定的投资潜力的。首先,中东欧国家具备一定的投资优势。虽然从历史上说,中东欧国家相对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一直处于欠发达的局面。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才开始全面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但是由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已经加入了欧盟,因此它们在投资体制上必须向欧盟的既定规则看齐,提升了他们的投资竞争力。因此,中东欧国家在吸引FDI具备一定优势,比如拥有低工资高教育水平的技术劳动力优势;现有的市场规模与未来的潜在市场前景较大;政治、法律和货币更加稳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等。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正是由于在这些方面享有优势,因而成为中东欧地区吸引FDI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

其次,目前中东欧国家正迫切需要外部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投资。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许多中东欧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迫切需要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而中国现正处于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中东欧正是一个绝佳的投资市场。

不能否认,中国企业到中东欧国家市场去,也毫不例外地面临同样不同程度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

首先,借投资将产业链整体迁移到中东欧,把中东欧作为产品升级、销售(分销)中心,实现中国产品生产、流动和销售在中东欧的本土化,借此打入欧盟、俄罗斯和土耳其市场,这是中国投资中东欧的主要做法,但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欧盟国家已经开始关注中国这种投资动向,一些欧洲议会议员明确表示,中国的投资如果能够为中东欧国家提供工作岗位并带来收益,将受到欢迎。如果只是把之看成是出口集散地或者销售中心,欧盟国家会强烈反对。

其次,与中东欧密切联系的利益攸关者对中国进入中东欧市场表现出忧虑,进而进行限制。这里主要包括欧盟、俄罗斯以及中东欧一些有影响力的商业利益集团。欧债危机发生后,中国对中东欧地区的介入已经引起了欧盟机构以及德国等的高度关注,猜测中国试图“分裂欧盟”,组成另一个“中东欧集团”。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欧盟机构、相关成员国可能会设置障碍。

此外,中国对转型后的中东欧国家不了解和不熟悉。中东欧地区国家众多,语言、文化、民族、宗教和历史发展复杂多样,加上与中国地理位置遥远,国家变化较大,这为中国了解中东欧平添了难度。综上,虽然也有一些企业比如华为和中兴,由于在世界电信设备领域里具备了相对一定的比较优势,业务遍布整个中东欧国家。但总体而言,中国在中东欧国家投资的企业要少些。到目前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国公司到那些国家去投资。

因此,对于具体到这些国家投资愿望的中国企业来说,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具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利用各种资源,分析和判断自己所在的行业、部门或者领域里具有什么样的比较优势和适当的国际化战略。同时,在取得适当的比较优势,也需要适当战略指导下,选择进入这些不同国家市场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普遍比较适用的习惯做法是先从贸易开拓起步,逐步探索、适应所在国家的环境,不要像大型企业一样,急于一步到位。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掌握节奏和步伐。

(作者系北京优西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MBA导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