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IT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IT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节双十二携程5亿资金血拼艺龙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彭涵

造节双十二携程5亿资金血拼艺龙

近日,携程表示将着手打造“双十二”旅游购物节:从12月12日到1月12日拿出5亿元人民币进行促销,产品基本涵盖了机票、酒店、旅游度假等所有品类———随后,众多OTA纷纷表态要“参与进来”。

“这次按照我们的力度,可以说谁全面跟进谁死。”携程相关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一种不同于携程以往气质的“火药味”扑面而来,而其主要竞争对手艺龙也通过媒体发声:将投入“量级可观”的资金参与进来。

在线旅游业对“双十一”的集体效仿已经箭在弦上。值得注意的是,发起者携程是首次以“主动”的姿态发动了价格战。

“剑指”艺龙

之所以选择“造节双十二”,中国旅游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杨彦锋表示,携程应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打造在线旅游的‘节日氛围’,效仿天猫引导流量、开拓新客户;二是12月是旅游业传统上的淡季,这样与供应商共同让利促销应该相对简单。”

而携程高级副总裁汤澜的陈述,则显得更为决绝———“因为我们准备得比较仓促,和很多的供应商还没有交流接触,我们先扛着、先做起来。”也就是说,所有的营销成本都在携程自己的“5亿元”里面了。

另一个价格战力度的体现,在于产品层面———在机票促销上,携程的计划是“使用手机客户端预订国内、国际机票每人每航段普返20元”。“携程机票的利润在3%到4%之间,这样的普返基本上是没有利润空间的,千元以上的机票才能挣到钱。”携程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但我们‘双十二’主打的就是机票促销。”

“今年前三个季度,携程的机票价格战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杨彦锋表示,“因为携程的战略是‘一站式平台’,所以关联性销售很可观。机票也许不挣钱,但酒店、度假等产品会把钱挣回来。”据Q3财报显示,携程营业利润为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而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了40%。

2012年,由于市场份额的不断流失,携程宣布“跟进”艺龙发起的价格战———彼时携程宣布拿到了5亿美元的授权额度,“反攻”的决心很明显;而此次斥资5亿元打造“双十二”,携程亦是有所针对。

“我们内部测算过,艺龙如果要跟上我们的促销力度,应该会亏损2亿元左右。”携程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艺龙的表态也很坚决:其宣布在“双十二”期间PC端产品将让利90%,而无线端产品则以“零利润”返现金促销———艺龙的口号是“星级酒店白菜价”。

“但我的判断是,艺龙促销力度可能不会太大。”杨彦锋表示,“毕竟资金状况不佳。”据财报显示,艺龙第三季度净亏损5040万元,而第二季度则亏损7610.8万元———“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艺龙的盈利压力应该很大的。”

鏖战移动端:

加速去“百度化”

对于“双十二”的战略目的,汤澜表示:“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营销费用的投入,带动目前公司正在主推的‘拇指+水泥’战略,巩固携程在无线端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在携程的“双十二”计划中,移动端除了机票普返20元之外,门票预订、出租车预订以及火车票预订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Q3财报公布后,携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梁建章表示:“通过携程移动平台预定的单日交易额,近日突破了一亿元。移动将很快成为携程最重要的预定平台。”梁建章重新执掌携程后,在移动端的发力就日渐明显;而携程的“一站式”战略也移植到了移动端上。

“我们以前都没想到,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产品都呈现在移动端上。”携程相关人士表示,是梁建章的“高压”让这一切实现。“我们之所以要血拼移动端,就是因为携程的APP是旅游产品最全的。”这种产品上的优势,得到了杨彦锋的认同。

“但这并不表示携程的APP就‘无敌’了,更客观的说法是,在线旅游业内的移动端竞争还处于‘你追我赶’的时期。”杨彦锋表示。据劲旅咨询发布的《2013年10月国内旅游类应用(APP)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去哪儿旅行”APP继续保持旅游类应用下载量排行首位,累计下载量为5494.2万次;“携程旅行”位居第二,“艺龙旅行”则排名第四。

“携程的大量资源向移动端倾斜,其中有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打造‘携程移动’的品牌,实现入口多元化。”杨彦锋说道,“因为PC端的入口掌握在百度、360这些搜索引擎手中,OTA的营销费用有相当一部分是支给他们的。”

因为去哪儿PC端拥有其大股东百度“输送”的优势流量,APP成了OTA未来发展的“第一路径”———在这一点上,艺龙与携程有着共同的选择。艺龙CEO崔广福表示,“未来艺龙对百度等搜索平台的依赖要减小,将加大APP分发市场投入,广告投入重心将从线上转到线下。”

“‘双十二’,实际上就是为我们的移动端打造的。”携程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