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货一再延期民企飞机梦遭遇多重门槛
【大飞机“过坎”之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周兵根实习记者邓文标
【大飞机“过坎”之难题】交货一再延期民企飞机梦遭遇多重门槛
王利博制图
随着国家将对低空领域的开放,航空时代不再遥不可及。根据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将在今年年底步入推广阶段。而在这项改革后,可以看到作为朝阳产业的民资飞机制造业,正在走向“飞天路”。
11月28日,作为民营飞机制造公司,珠海雁洲轻型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下称“雁洲公司”)总经理胡金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称,市场明朗,民资涉足飞机制造业的前景很广阔,但目前行业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
早在去年珠海航展上,新西兰的一家公司与雁洲公司签约购买10架SC3D型“王子”轻型运动飞机,约定今年3月交货。
在2013年3月时,本该出厂的“王子”仍在生产线上,而该公司董事长薛国航此前表示,力争在今年7月交付飞机。
不过交货日期一再被延后。胡金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王子”目前仍没有交货,主要原因是由于制造飞机的零部件进口环节受阻,部分小轻型飞机零部件进口,海关却按大型飞机零部件标准设置关税,并按大型飞机程序来办理,设置的关税重和时间拉得长,严重干扰了公司的正常交货期限。
“飞机制造是高资本、重设备的行业,对于不具备相应规模的民营飞机制造业来说,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淘汰;相应的审批流程繁琐、时间长以及资源稀缺等原因,使得民营飞机制造企业在航天路上并不顺利。”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海关在小飞机的零部件进口审批中,之前并没有一个标准,使得海关在执行的程序上不得不重新调研和统计。
“如今,‘王子’90%的进口零部件在海关的审批已经通过,公司也正在和海关交涉,近几个月内有望完成交付。”胡金明说道。
边晓瑜称,民资进入飞机制造领域应该走新型化、细分化的路线,同时要在技术人员和资金层面多做储备,以便公司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空间。
相比于“大飞机”高空自由而言,民营企业生产的小飞机却连试飞都是个问题。
胡金明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飞机目前在国内没有卖出去一架,主要是由于政府一直未能落实放开低空的政策,飞机下线后无法进行试飞,并希望政府能进行低空开放的同时,简化轻型飞机制造的手续,否则在人力资本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公司将面临困境。
据了解,我国去年在低空空域改革已初步完成长春、广州、海南管理区的改革试点,并启动了沈阳、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管制区的扩大试点建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轻型飞机试飞需要有2000—3000米等空域开放进行产品试飞测试,但目前1000米以内低空都很难开放,这对于飞机的制造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放开低空政策不该只是喊口号。
事实上,在中国飞机制造的市场探索和完善过程中,民营制造企业也一直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这些作用是无可取代的;但是从整体来看,民间资本在航空工业中的力量还是属于绝对弱势,无论是资金、技术、人员还是影响力,根本无法与国有大型飞机设计院、工厂相比。
对于民营飞机制造企业来说,在已有的市场格局下,民营飞机制造企业要不断探寻市场的新空间,而民营飞机制造企业往往实力有限,一场经济危机、一次自然灾害就可能带来致命打击。
边晓瑜称,根据相关政策,政府已把原来所管的、所要审批的项目,更多的回归市场,释放市场活力,这将会带来飞机制造业的极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