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金融投资
 

2013年12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料奶价格左右乳企生产成本

来源:中国企业报  

原料奶价格左右乳企生产成本

(上接第一版)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一家地方乳企了解到,液态奶的成本基本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原材料、包装材料、制造费用、人工成本、水电、动力费等成本。按照11月第二周的鲜乳收购价,原材料吨成本约为4158元,每盒原料成本为1.04元;包装材料按每吨奶4000盒灌装,每盒成本在0.4—0.7元之间;制造费用主要包括:零配件费用、产品设备检验费、房屋、设备折旧费等。按年1500吨产量计算,吨制造费用为4000元以上,每盒制造成本为1元;人工吨成本为629.28元,每盒成本为0.16元;水电、动力费吨成本为728.25元,分摊每盒成本为0.18元。这样算下来,每盒250ml纯牛奶的生产成本应该在2.88元左右,和市场上大部分纯牛奶的零售价非常接近。考虑到出厂后的配送费用、服务费用等,总成本还会提高。

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记者这样的计算过于粗糙,产品价格还包含品牌价值、特殊价值、文化含义等。另外,产品的口味、营养等特殊价值,也可以反映到价格上。

业内人士透露,8月中下旬以来,“奶荒”致奶价急速上升,平均原奶收购价由去年的3200元/吨—3300元/吨涨至3900元/吨—4000元/吨,像三元、光明和新希望等拥有规模牧场的乳企收奶价甚至从4000元/吨—4100元/吨涨至4800元/吨—5000元/吨,直接导致乳企成本压力加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人工费、产品包装费、生产设备费无不在涨。今年,他手下员工工资平均涨了10%,但这只不过让企业总成本增加0.3%,可原奶价格上涨一下子让企业成本上升了7%。“就算不给员工加工资,也不能化解压力,只能寄希望于原奶收购价不要再涨。”

养殖萎缩、进口限制共同作用

为何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奶荒”?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是现在养奶牛赚不了钱,散户养殖不断退出,规模化养殖短期无法迅速跟进。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预计为1440万头,与2011年持平;牛奶产量3744万吨,同比增长仅2.3%。随着国内乳制品消费不断快速增长,未来奶源供应和销量之间的矛盾会更加明显。

尤其是当前中国奶牛63%为散养和小规模养殖,由奶农和小规模养殖户独自承担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这几年,饲料、人工、防疫等综合成本上涨的速度远快于奶价上涨的速度,造成奶农收益下滑,家庭散养加快退出,奶牛数量有所减少。

但也有专家表示,大量国内乳企集体涨价,不排除“洋奶粉风波”的影响以及奶企为了实现年度经营利润目标而乘机抬价。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奶荒”并没有像企业描述的那么夸张,无论是新西兰干旱,还是中国高温天气,真正受到影响的奶牛不足10%,并不存在“奶荒”之说。他推断,自恒天然事件后,中国禁止新西兰乳制品进口,导致过去大量依靠奶粉进口的厂家“断粮”。“目前宣布涨价的企业都是上市企业,如果年底利润还不能拉上去,账面上会很难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