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上缴红利将达30%分档仍需细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万斯琴

国企上缴红利将达30%分档仍需细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随后,各界也展开了关于国企利润上缴比例的讨论。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全国人民,也必将造福于全国人民。我们将认真贯彻三中全会决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国企改革的升级版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回馈社会,造福全民。” 30%标准引争议 对于上缴比例的提高,在业界有着不同的认识。 在部分人看来,国有资本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其产生的收益应该全民共享,目前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偏低,因此应该逐步提高,用于公共服务,真正让全民共享,让老百姓感受到国有资本全民所有的价值所在。 “有人说低了,但是我觉得太高了。”22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丁冰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到,“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上缴红利是应该的,但是需要有一个参照。” 针对国外的国企上缴比例是30%—50%的说法,丁冰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也不能说它不对,但这个数字还值得探究。” 据丁冰介绍,对于上缴红利,以往还有参考数据。在50年代的中国,有个政策叫做“四马分肥”,即企业的利润分四部分,其中1/4,就是25%给资本家,当然这也是根据当时社会的经济水平、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作为参考,再一个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工人所得是3/4,资本家得1/4,资本家得到利润后用于自己消费和投资,这是西方经济学规律性的概括。 在采访中,丁冰较为担心国企后续的发展动力,“30%都给国家,国企又有多少钱去投资呢?因为国家财政是不给国企投资的,完全靠国企自力更生,自己积累,自己投资,自己生产,如果交给国家太多的话,没有积累的沉淀,目前国企还处于困境,前几年还有好的发展,但是近些年国际环境又差些,上缴30%对于国企来说还是较为困难。国企的规模就是要增大投资,创新力度也会不足,国企没钱投资,必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会越来越萎缩。” 事实上,就目前情况来说,全民直接享受到国企分红的实惠比较困难。有专家指出,更多的是需要让“全民”这个股东来监管这些国有资产收益分红是否将更多的部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因地制宜细化归档 事实上,对于国企上缴红利的比例,历经了多次改革调整。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统分统销,利润100%上缴,逐步过渡到1984年利改税,以税代利,税后利润给企业,再到1993年,上缴部分按税率征收税,剩余全部归企业所有,国企开始了长达13年不向政府支付红利,再到2007年恢复国企红利的收缴。 从2007年至今,由于国企员工待遇相对较高,社会对提高国企上缴收益比例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央企的利润上缴比例提高的呼声渐高。 目前,国企收益的上缴比例情况是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分为一般竞争类央企的红利上缴比例是10%,资源类央企上缴比例是15%,军工科研类央企是5%。上缴比例最高的是中国烟草总公司,为20%。 “我以为这次国企上缴红利提到30%,是重大突破。”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上调幅度仍在5%左右,在2014年整体基数是20%,然后逐年递增,在2020年整体基数是30%是有希望的。 同时,李锦建议,中国应定期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细化的资产负债分类和分析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和促进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营资产收益情况的分析和考核,以促进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规模。 对于呼吁加强监管体系的建立,也得到国资研究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总经理祝波善的认同,“理论上,红利上缴比例的提高,老百姓会得到实惠。但这会牵扯到复杂的行政管理体制。钱收上来之后,怎么花,拿去做了些什么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包括给国有企业、给社保,都需要更好的监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国有股划归社保持有,充分体现了国有资本收益惠及全民的性质。全国公民,无论在私企、外企还是别的单位工作,都是我国的公民,都有权分享国有经济发展的福利。按照规定,社保部门持有股权,但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上缴红利给财政部,需要相关部门统一规划,需要对外公开透明,是去社保用,还是投资建设,都是财政支出,只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对。”丁冰建议,“要因地制宜,不仅央企压力很大,地方国企如果也提高到30%,压力也会很大。虽然分了档次,但还需要再细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