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能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能源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限煤趋紧致天然气缺口或达上百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限煤趋紧致天然气缺口或达上百亿

“气荒”年年发生,今年或让企业更加受伤。

与往年相比,今年沧州大化的停气停产公告提前了1个月左右时间发布。11月12日,沧州大化公告称,中石油当日暂停向公司供应天然气,该公司尿素及硝酸生产装置停产。

“当年为了消化天然气,在沧州建立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厂,而如今,沧州大化则成了‘气荒’的风向标。”一位业内相关人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短时难替代煤

资深油气专家张抗表示,“在目前价格悖论下,企业很受伤。”上述相关人士表示,进口天然气价与国内价1立方米相差了1元左右,而每次进口量都在上千亿立方米,“这么巨大的资金缺口由谁来承担。市场经济下,没有内在的生产积极性”。怎么应对:“加快改革步伐,勇于闯关,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2013年,为了治理空气污染,多个地区发布限煤令,且以超过原计划限煤为“新政绩”。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纷纷宣布淘汰燃煤发电,改用清洁能源天然气。而后,限煤地区从京津冀地区扩大到山西、山东、内蒙古。

上述专家表示,事实上,“一直存在认识误区,只要煤就可以实现空气清洁,因而大电厂纷纷被炸毁。其实不知,目前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相对成熟,燃煤电厂越大越容易改造,也越容易集中利用和清洁化。而分散的小锅炉,特别是家庭用煤则很难清洁化。”

而眼下,“雾霾来了,就开始减煤,可是减煤后怎么办?”上述专家质疑道,“用气代替煤,但是天然气目前也比较紧缺,而且并不是想有就可以有的。”

中石油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天然气的需求量已远远超出中石油此前的计划。

沧州大化公告称,因华北地区进入供暖期,居民用气大幅攀升。为保证华北地区城市及居民用气,按照“保民用,压工业”的原则,中石油暂停向沧州大化供应天然气。

“毫无悬念,每每遇到‘气荒’,沧州大化几乎是第一个被停气停产的企业。”上述相关人士如是说。

安迅思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冬明春天然气的缺口在135亿立方米左右。安迅思天然气资深行业分析师王瑞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到极寒的天气,虽然有部分华北及西南地区的工业用户、化工用户、LNG生产企业已经被限气,但是限气的范围暂未扩大。

王瑞琦认为,在2015年以前,转变这种以供定需,峰谷差距大的问题还是有点难,还需要配套的储气库建设、产量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等。

页岩气或将成为破解“气荒”的最佳工具。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认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量比较稳定,增速远远无法满足大规模增加的燃气需求,单靠国内燃气行业很难支撑煤改气等重大战略部署。”同时,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尚未形成有效的价格运行机制,国企高度垄断的情况短期内也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即便放开燃气进口权限也无法大规模提高燃气产量和进口量,供求失衡的矛盾依然会存在。

价改亟须加快

目前,“页岩气还解不了近渴。”上述专家直言,而且估计还要远远低于预期。“现在关键还是进行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

“限价应属临时性行为,限价之后带来的将是长久的损害。”张抗表示,“既然市场是要素分配的决定因素,价格则是最敏感的决定因素,决定要素流向。”

对于今年实行了价改后,非居民存量部分的气价将在2015年逐步上升到增量气价,民用气价虽然今年尚未调整,但明年开始有可能会逐步上调。王瑞琦表示,在2015年以前,整体价格肯定将呈现上涨趋势。但是并不代表天然气价格上调后与替代能源相比,不存在替代性,因为替代能源也有可能会涨价。

王瑞琦表示,目前对于一些价格承受能力比较低,对产能过剩的产业来说,可能会伴随着价格上涨,而逐步减少。例如玻璃、化肥、电厂等。但是对于天然气发电等项目来说,可能需要依靠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生存。

王瑞琦分析称,中国天然气市场飞速发展,年年出现气荒对于一个在发展中的产业来说是正常的,因为供需、价格机制还没有理顺。一来是由于自身的产量增速小于消费增速,另一个是由于中国的基础建设尚未完善。

“从目前来看,想要解决气荒,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加大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速度,来补充国产天然气产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引入更多的进口资源,或者说将进口市场逐步放开,变成一个竞争市场,通过进口来填补供应缺口;三是有序发展下游,不是盲目的鼓励使用,发展一些承受能力高,且可中断性的下游用户。”王瑞琦说。

上述资深专家介绍说,在国外,居民用气量所占比例比中国要小得多,国外对可中断的企业用户可实行低价,而居民用气属不可中断用户,且谷峰差距大,就要征收高价。享受了高质量的服务却不让提价,似乎有失公平,以民为天,民需要为服务付出代价。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