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健康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健康产业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气治污或将催生百亿细分产业

【霾里淘金之趋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霾里淘金之趋势】大气治污或将催生百亿细分产业

“雨水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雾霾。”这是央视天气预报中最为普通的一句播报词。“雾霾”已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被动习惯。

在如此严峻的空气污染现状下,人们为减小雾霾对自身造成的危害,而选购一些产品逐渐形成了“雾霾经济”并将持续升温。

在分析人士看来,大气污染治理将催生和带动多个高达百亿的细分产业。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副会长辛小光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雾霾的防和治,将是今后经济的增长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空气治理至少需20年

绿色和平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共同发布的《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中指出:PM2.5污染对公众健康有致命危害。在现有的空气质量下,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高达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人民币。

“发展的积累、环境的欠账,造成现在的雾霾天气。”辛小光认为,如果治理,必须投入技术,技术通过产品体现,而产品必将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新的收益。

不可否认,“雾霾经济”已经存在并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并发展。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杰分析称,随着时间的持续,这种经济将经历一个从最直接的个人防护,到大气治理,到产业升级,到雾霾影响的消除过程。也将是一个由个人到国家,从短到长,由易到难的过程。

陈杰介绍说,所谓由个人到国家是指雾霾经济最初的消费品口罩、空气净化器都是用于个人防护,最直接的防护,由这些产品带出市场机会和经济效益。而后,政府会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产业,开始规划和实施大气质量检测和空气质量的措施,由此,围绕着PM2.5的检测、治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或产生不同的市场机会,大气污染治理将催生和带动多个高达百亿的细分产业。

持同样看法者不在少数,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表示,空气治理将从直接治理空气污染延伸到其他相关产业节能减排的领域上,投资空间非常大。

投资者看好环保产业

“大气污染治理将催生和带动多个高达百亿的细分产业,口罩、净化器只是最直接的个人防护用品,更大的市场前景来自于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陈杰表示。

这样的雾霾天,让更多的投资者摩拳擦掌。新沃资本高级副总裁杨栋锐在2013ChinaVenture中国投资年会上表示,公司有50%的基金领域投在了节能环保。目前来看,公司比较看好空气治理,“不是简单的脱硫脱硝,而是商用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空气治理。”

事实上,空气治理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纪源资本合伙人于立峰坦言,在未来两三年公司比较看重两个领域,一个是固体废器物的综合治理,另一个是环境数据的综合收集、应用方面。

在LuxResearch中国区总监历俊看来,环保产业已与很多行业息息相关,相互交叉。比如传感器,对于环境监测,包括有些传感器能够快速地探测、反馈大气的污染,这些都需要很精密的传感器。“那么接下来,传感器、滤网等就将迎来机会。”

一直从事环保产业的三益能源环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庞德茂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我们以前在这方面有所投入也有技术,很愿意拿出来做一些项目。”

国内投入还远远不够

眼前的一派热闹景象似乎还欠点火候。

北京艾康空气处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龙峰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直言,雾霾天气可能促进了家用净化器、口罩等产品的销量。但是从目前来看,雾霾天气对于高端领域产品的影响还较小。

“三废治理一直费力不讨好,环保企业没有多大动力。当然,现在可能是一个机会,尤其是有相关技术的企业。”庞德茂坦言。

“从防到除,已不仅仅是要防雾霾,而是要斩草除根,唯一的出路是战略新兴产业,产业升级。”辛小光表示。

不过,目前节能环保领域还没有达到足够活跃期。一位节能环保业相关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眼前的景象只能说明我们过去对节能环保业太不关注、太不重视了,现在刚刚重视一点、活跃一点,加上国内外舆论,看似总量很大,其实不然,国内对这一行业的投入远远不够,同需求相比相差甚远。”

那么,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热度又来自哪里?上述相关人士表示,表面看大家对节能环保关注度高,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资金不会是只关注表面,一定是更关心背后的利益,而目前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热度源于国家政策。

当然,“政策的支持不仅仅限于口头,还需获得资金支持,而这些支持应是实实在在的。”上述相关人士认为,如果能够让投资人获得较好的盈利空间时,资金就会扑进来。那么这个领域就会变得非常活跃,随之新的行业、新的产品就会不断产生,由此带来的后续的所谓产业转移才具可能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