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区域经济
 

2013年11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以来,在改革总体方案设计的最后冲刺阶段,中央七常委先后30余次赴地方考察调研,足迹遍布20省市区,对经济、社会摸底,听取改革之声、了解地方实情,为三中全会改革发展政策的制订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区域发展新政激发区域企业发展活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区域发展新政激发区域企业发展活力

习近平、李克强考察路线图王利博制图

区域发展被细化和延长

自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赴地方近十次。习近平7月在湖北调研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6个重大问题,包括“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等。这被认为是为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基调。

从今年3月末开始,李克强在其上任之后,已经分别在苏、沪、桂、冀、甘肃等地考察调研,并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考察的足迹恰恰契合十八大报告所提的“新四化建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新一轮经济改革谋篇布局。

虽然各个区域特点不一,新一届政府对各个地方也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但在几次调研中的多个场合,区域经济政策有一个共同的重要指针———开放与改革。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非常强调以改革、以开放促发展,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李克强还强调,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要坚持民生优先。

本着“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思路,李克强将区域发展重点从过去的简单划分,进行了细化和延长。东部沿海细化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增长极,将原来的西部开放和中部崛起,细化为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和西北地区三块,并将其视为现阶段“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

9月3日,李克强在南宁抛出了其“治国方略”:目前在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发展层次和质量的同时,特别要做好内陆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他说,从现阶段各方面条件看,着力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同时,促进西北地区增强实力,在向西开放中形成新优势。此番讲话,不仅标志着中国区域政策日益细化,也意味着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将成为本届政府的区域发展重点。

扩大开放是东部经济政策的核心之一

3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到江苏、上海考察。这是他就任国务院总理后首次到地方调研。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既是沿海经济,也是内地经济的最大引擎,对国际国内市场反应灵敏。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升级版应是全面的,要在立足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建立在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着眼点上。资源环境要可支撑。要靠改革释放制度红利。长三角地区要面向世界,深耕亚太,立足内需,舞起龙头,带动龙身,率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李克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建立自贸区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并利用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

在7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将建立上海自贸区称为“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对此表示,自贸区将成为体现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治国新思维的“试验田”,为加速扩大改革开放提供第一手的经验。他并称,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是主基调,自贸区集深层次改革与突破于一身,势必成为主基调中的主基调。

国家发改委的公开资料显示,下一步会加大对东部地区的制度供给。发改委未来将“重点加快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福建平潭、舟山群岛新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和先行先试,为改革全局提供经验,并通过制度创新为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

东北老工业城市调整改造是重点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至今已历十年,已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

7月8日,国务院作出决定,对“振兴东北”领导小组和“西部开发”组成人员作出调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担任小组组长,组内成员也大多由各部委领导组成。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印发2012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对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2013年工作作出部署。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表示,接下来的十年,振兴老工业基地将由前期以东北地区为主向巩固深化东北、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变,其重点也更多地落在老工业城市调整改造环节上。

在《通知》中,发改委称,东北老工业基地今后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及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

而在中共确定三中全会议程的次日,8月28日习近平即到辽宁大连、沈阳等考察,就技术创新、人才工作、高新区建设等提出意见,此行则被外界视为吹风之旅。

区域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

中部沿长江区域,李克强一直非常重视。十八大后的首次外出调研,其便选择了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九江和湖北恩施。他说,“很多发达国家都是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再沿内河而上。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就像下围棋,既要抢金角银边,又要在中间谋势布局。”

他强调,打好“中”字牌对改革中的中国至关重要,意义非凡。李克强提出,要建立长江中游中部城市集群,发挥整个沿江城市的优势。同时,允许中部地区先行先试。他表示,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时,中部地区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主动扩大开放,要用开放来带动改革。

8月19日,李克强在甘肃调研时强调,“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他表示,要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更多地向西部倾斜,要在继续实行现有优惠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新的措施。加快构建完整的铁路、公路骨架网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在西部开发政策中,向西开放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政策指向,西部的区位优势,在过去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李克强强调,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向西开放,拓展交流合作发展空间。

西部地区基于不临海、缺乏出海口、市场有限,区位上处于劣势。不过,最近几年以来,中亚经济的整合以及中亚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对其实施开放战略的必要性越来越大,西部的区位优势也越来越凸显。对西开放,其实是对接包括中亚、南亚、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在内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这些要素对于西部的发展,同样意义重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