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蚂蚁”可以成为“大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马云,“蚂蚁”可以成为“大象”
王利博制图
“蚂蚁小,但蚂蚁精神伟大。”马云说自己喜欢“蚂蚁精神”是因为其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爱心、同情心、协作,永不放弃。
成为互联网江湖
“蚂蚁英雄”
或许个子太小,或许眼睛太小,再或许心灵老处于“顽童”状态,被人叫成“小虾米”的马云小时常常跟着搞专业的父母听评弹,边玩边听边想:自己要有一身侠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可以走江湖,快意恩仇。
大学毕业当了老师以后,马云心中的那股“江湖义气”越发膨胀。在“捕龙虾可以致富,捕鲸鱼不可以致富”的“虾米理论”指导下,从1个“蚂蚁”的翻译社,到“3个蚂蚁的”网络公司,到“无数蚂蚁”组成的阿里巴巴,不断地以“蚂蚁精神”与“大象”角逐,直至成为行业教父。马云用他的成功生动地诠释了“蚂蚁可以啃大骨头”,“蚂蚁可以成为大象”。
马云20几岁的时候就有自己经商的理论依据“虾米理论”:“捕龙虾可以致富,捕鲸鱼不可以致富”。当他走上互联网之路之初,大学同学都当他是真实的“疯子”。但是如网评者说,当初,如果他没有“蚂蚁啃骨头精神”,他绝对不会北京、杭州、深圳、美国到处闯荡,最后成为互联网江湖“蚂蚁英雄”。
企业家马云能与张纪中导演交上朋友,原因之一是他喜欢导演导的金庸作品《鹿鼎记》那份快意。很多艺术家喜欢与马云交朋友,的确是看到了他身上“商人传奇故事”的快乐基因与不确定性带来的明星效应。
尤其是当日本软银投资入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接见马云、阿里巴巴上市等等轰动世界的新闻出现时,那些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一度成为阿里巴巴“蚂蚁精神”的背景音乐,行业“大象”的地位已经获得轻松反衬。
《赢在中国》节目播出的日子里,马云与史玉柱等企业家大佬们品足了“江湖大佬”的荣光和轰轰烈烈,但像企业家王利芬所言,马云依然坦坦荡荡,真实自然。他心里一直在想着:蚂蚁、大象,谁主江湖?
“蚂蚁”可以成为“大象”
2007年“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上”,“蚂蚁”和“大象”江湖对决成为新闻。当时马云与台湾制造业巨头、“大象级企业家”郭台铭“较劲”,让人们相信了一个真理:有力,不在个子高矮。到了2013年,当马云与媒体分享“退休的艺术、管理的秘诀、痛苦的经历、自己的变化、人生的思考”时,依然没有忘记提醒媒体人,他的“梦想与义气”依在。尽管他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大象”,但“蚂蚁”已经活在他的骨子里。
此时,郭台铭已经把马云请到自己公司,这位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富豪不得不认这个“蚂蚁朋友”。
他们都记得当年的对话,郭台铭坚定一点:“虚拟实境的新经济形态最终还是要依赖庞大的实体产业来实现终极价值。”而惯于豪言的马云却说,“我们都有一个梦想,但我的梦想刚好跟郭先生相反。”
那时,欣赏前IBM总裁郭士纳“大象会跳舞”的郭台铭比马云大很多。在他眼里,“跳舞的大象”与“蚂蚁雄兵”开战,似乎是个商业笑话。在郭台铭看来,只要这只“大象”会跳舞,懂得在严格制度流程和具体问题的弹性处理间寻找平衡,这个世界还是属于“大象”的。
事实上,郭台铭没有想到,鬼精鬼灵的马云琢磨蚂蚁生命力时认定:做事,就专注中小型企业。因为这些蚂蚁最需要帮助,最具有团队意识。当然,聪明的马云不是不分析大象,因为大象们拥有大量的独到资讯、资金优势,容易所向披靡。
不过,他仍然很固执地认为,“今后是谁越灵活越成功,而不是谁规模越大越成功,所以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蚂蚁超过大象,而大象如不努力也会摔跟头。”
多年过后看结果,马云是在坚持质疑“究竟有几头大象能跳舞”中走过来的。他一边质疑,一边“啃骨头”,一边说“能跳舞的大象都是国宝,国宝就是少,能长上翅膀的老虎我还没见到过。”
当时,刺激到马云的还有一句话“蚂蚁最好爬到大象的背上,才能有所作为”。早就被称为“杭州神童”的马云真地意识到“蚂蚁的优势就在灵活和个性化。”
如今,“蚂蚁”成为了“大象”。
熟读金庸的武侠,骨子里依然发挥武侠精神的马云,2012年76亿美元赎身雅虎。锋利依旧的他表示:我们要创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最伟大的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存活102年。当2013年10月有媒体继续问他“昔日的蚂蚁”能否再度上演“蚂蚁绊倒大象”经典传奇时,他乐呵呵回答到:“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