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3版:健康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3版            健康产业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药冷链物流
标准化进程迫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记者宋笛

医药冷链物流标准化进程迫切

新修订的药品GSP首批目录有望在近日出台,在首批出台的五个目录中,“冷藏冷冻药品的储存与运输管理”、“温湿度自动监测和验证管理”都直指医药冷链物流。该批目录与今年年中开始实行的新修订药品GSP均将医药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政策上的持续着力也使得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出现微动。

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入标准化进程

程先生是江苏一家物流公司的经理,之前公司主要负责配送的是疫苗,配送的范围仅限于周边县市。随着国家的相关规定出台,程先生所在的物流公司也开始有所动作,包括更新新的温控设备、提高仓库的分检率等。程先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行业标准的出台必然会淘汰一批不规范的企业,但同时规范化也意味着需要更加专业的企业来从事医药冷链配送,这也给一些专业类的企业提供了机遇。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山东也普遍出现,记者在青岛茂升祥物流咨询公司了解到,从6月以来,在该公司咨询医药冷链物流的物流企业持续增加。茂升祥物流的总经理牛志文告诉记者,在截稿前一周刚有一家山东的公司咨询医药冷链物优化事宜,该公司也是希望能通过更新标准化设备、优化仓储、提高分拣率能在未来规范化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次行业初次规范化进程中,有许多企业是专门从事医药冷链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也是医药物流走向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趋势。“第三方物流在未来的医药冷链物流方面能做到更专业、更专注,专业的医药物流第三方企业以后肯定会成为中国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其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程先生告诉记者。

大型制药企业仍是未来市场主角

尽管第三方物流已然开始了初步的规范化进程,现今中国的医药冷链物流主体仍然是大型的医药企业和他们旗下的物流企业。记者在北京一家医药冷链物流设备商处了解到,目前医药冷链物流设备的主要购买力还是来自于包括国药控股、九州通等大型的医药企业。

作为市场主体的医药企业在标准化起跑线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在8月召开的医药冷链物流会议上,医商协会会长付明仲表示,已联合9家企业成立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实验室。而在这9家企业中,包括国药控股、九州通、上海医药、华东医药、广州医药制药企业,记者在国药控股了解到,这一实验室的成立就是为了给业界制定更加具体和可具操作性的标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第一方物流主导市场的情况在短期内并不会有所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医药冷链物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药品对温度和运输环境专业要求使得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并不敢贸然进入该市场,在流通环节中的监控和风险的承担也使得第一方物流成为目前医药冷链物流行业最佳的选择,这也决定了第一方物流在未来的医药冷链物流规范化中依然会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记者也相继采访了圆通等多家大型的物流企业,并未有一家已开展或计划开展医药冷链物流业务。

医药冷链物流标准化迫切又艰难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国内冷链物流的覆盖能力为10%,药品质量问题中有近20%与冷链物流相关。这表明中国冷链物流的市场潜力巨大,而其规范化的进程也显得格外艰难和迫切。(下转T02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