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滦集团:以创新文化引领物流产业跨越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开滦集团:以创新文化引领物流产业跨越发展

近年来,开滦集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企业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开滦物流注重培育积累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用文化理念的创新,引领发展思路、推动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物流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理念,构建物流产业文化基本框架

在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开滦集团坚持同步实施文化变革,推进企业文化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由封闭文化向开放文化、由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由粗放文化向精细文化转变,由煤炭传统产业向物流等新兴产业延伸,努力构建与发展战略、产业格局相适应的新型企业文化。

在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中,开滦物流秉承开滦百年历史文化根脉,形成了新时期的价值取向,即:“发展现代物流,创造多元价值,开滦基业常青”的物流使命;“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中国现代物流领军企业”的物流愿景;“诚信守责、创新卓越”的基本价值观。在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与发展战略配套的发展、市场、客户、服务等分项理念也初步形成,这些理念,标志着开滦物流产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为今后物流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必将对提高管理水平、塑造品牌形象、引领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创新思路,明确物流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开滦物流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了物流产业独特的目标文化。以融入区域经济、融入煤炭行业发展、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为切入,明确了“生产性、综合服务型物流产业”的产业定位,确立了“做大做高做强”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在发展模式上,开滦物流在我国煤炭行业率先提出并构建了供应链管理、现代化煤炭储配体系、市场化交割“三位一体”的现代物流运营模式,开辟了我国煤炭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先河。在发展方式上,开滦物流积极推动物流产业实现“六个转变”,即从专业化水平方面,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专业物流的转变;从物流业态方面,实现由单一煤炭物流向全球资源整合、建立综合服务型物流产业转变;从产业组织体系方面,实现单一的煤炭产品提供商向供应链管理服务商转变;从发展的空间方面,实现由封闭型企业物流向融入区域经济、在更大范围整合调配资源转变;从发展方式方面,实现由贸易物流向建设国家级煤炭物流储配体系、集约经营转变;从运作手段上,实现由粗放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创新体制,奠定物流产业资源整合基础

为推动物流产业从主体企业剥离,实现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变,开滦集团按照物流业务流程,相继组建物流贸易管理事业部、国际物流公司销售分公司和物资分公司,对各业务板块实施专业化、统一化管理,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机构上的保证。

在体制建设上,开滦物流经历了“三步走”的深化过程。第一步,整合资源。对集团各生产经营单位的企业销售物流、供应物流,实施体制、资产、资源、业务等方面整合,形成一体化物流运作体系,实现了传统物流与采掘生产的剥离。第二步,专业化管理。将物流资源与业务统一归口管理,进一步优化企业物流资源配置和物流链,物流管理向规范和专业化方向迈进。第三步,改革升级,形成了布局合理、运行流畅的物流网络,服务范围辐射区域内骨干企业,迈开了物流产业向社会化、国际化加快发展的步伐。创新管理,提高集团物流资源运营效率

借鉴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对物流资源集中调配的做法,开滦集团建立了“煤炭销售五统一、物资供应四集中”的管理模式,对产品销售实施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统一回款;对物资供应实施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集中结算;对设备实施集中管理和招标采购,发挥了企业的整体优势,提高了在社会市场中的话语权,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

为充分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充分调动各专业物流公司的积极性,挖掘发展的潜力,开滦集团构建了“横向立法、纵向运行、资源共享、协同作战”的管控体系。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搭建了社会物流公共服务的平台,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

物流文化的创新与实践,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了物流产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2年物流产业收入达到1032亿元,占开滦集团收入比重的近60%。开滦集团先后获得国家物流实验基地、中国煤炭物流领军企业、中国物流十大杰出贡献企业等殊荣。

(开滦集团党建部贾顺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