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与郭士纳起舞
【企业家讲故事5】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企业家讲故事5】“大象”与郭士纳起舞
王利博制图
1993年,IBM接近崩溃时被行业人士称为“衰弱的大像”。因为3年时间,IBM电脑主机年销售收入从130亿美元下滑到70亿美元,而“行业蚂蚁们”雄心勃勃,跃跃欲试。
衰弱的大象 蚂蚁都不怕它
在西方经济圈有一条大家普遍认可的公理:“小的就是好的。大的就是不好。”当已经有10年大企业职业经理人经历的郭士纳被请到IBM任首席执行官时,他知道“灾难”来了,因为,他曾经与同事们早说过,被称为“大象”,就意味着“假勇猛,真笨拙”。 《郭士纳自传》中写道:“我从一个温情善意的晚宴回到公寓不到5分钟,电话响了,‘今晚要尽快见到你’。我与IBM的情缘开始了。”但是,他当晚的确表示:我不是好人选。他心里想的是,“不好,他们想诱惑我冒险。” 事实上,在晚宴前,他阅读了华尔街以及硅谷预言家们的评论,这些评论加重了他们对IBM这头“大象”的怀疑。那个时间里,要力挽狂澜,为世界演绎一个起死回生商业故事,好像与郭士纳还联系不起来。不过,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在领导大企业时积累积淀的管理经验告诉他:大象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快速踩死蚂蚁,而在于能否起舞。大象能跳舞,蚂蚁就必须离开舞台。 那晚,他反复想着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讲过的那句话与自己的命运有什么联系:“当你看见自己的竞争对手快要淹死时,应该赶快抓起消防水龙头并放到他嘴里。” 同时,郭士纳被《经济学家》的观点惊住了:IBM的失败已经被视为对美国的一次打击。他耳边一直响着“猎头”的话:作为一个变革性的职业经理人,为了美国,应该承担这份责任。或许思考比其他职业经理人高深,这次,他真的没逃掉。 当“笨重的大象”回归“行业第一”,郭士纳完成了对世界的商业贡献,而他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亲笔写就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的出版给各国大企业管理者带来深刻影响,比如他的解读就在中国企业家柳传志心中埋下了一个关于品牌强强联合的梦,尽管那时的中国联想在美国大象眼里还是个小蚂蚁。
郭士纳在直接解释“大象衰弱”的原因时毫不客气:血脉不通。
上任的那个午后,郭士纳走向一个业务大楼,在没有人认识他、也没有入门通行证的情况下,他自己介绍自己进入了会议室,并对正在投影机上演示业务的“技术教父”说:请关闭。
而开关关闭的“咔嚓”之声,成为大象起死回生的关键细节,当天通过电子邮件在世界各地疯传。郭士纳事后解释说:其效果像美国总统禁止在白宫会议上使用英语一样。
也就是在“咔擦”一声中,大象颤颤巍巍、气喘吁吁地站立起来了。IBM没消失,并有机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再次站立起来成为行业第一。
他认为,“大象”想起立,必须让血液流通起来。商业智慧绝顶的郭士纳在使出拯救计划时,也动用“热烈拥抱计划”。包括会晤比尔·盖茨等大企业家时,他都表示出了“大象笨拙但是真诚。大象努力早日扭转颓废状态”。
让大象活过来,再起舞
“亲爱的同仁们,你不痛苦,别人就把痛苦转嫁到你身上。我们马上就要成为行业和媒体人眼中守旧过时的恐龙了。”1993年4月,他在给同事的信函中说。这封信,郭士纳得到的回应是:“干点实事吧。我们不愿意痛苦。”
“强心剂休克疗法”后来成为世界大企业效仿的管理战略。这也是一场文化变革。中国联想后来看中这个品牌,更多的是品牌文化。“一旦巨人唤醒,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郭士纳当年的理论成为事实后,他再次对世界表示:大象就是能跳舞。只有大象跳起了舞,蚂蚁才肯离开舞台。
60岁他退休的时候,他一再告诫自己“不是我个人改变了IBM,改变了这个呆板、笨拙的大象,是那些和我一样有文化变革精神的员工成全了这个传奇商业故事。”
关于大象,世界各地企业家学到了什么?中国《经济观察报》的观点是:郭士纳内敛而务实。他呈现的商业故事是真实可信的。因为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事实上,世界上的转型公司都可以学到真经。《纽约时报书评》说,在20世纪90年代,要是再多几个郭士纳这样的人,泡沫就不会胀的那么大,其爆炸声也不会如此之响。
中国读者读到《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时,郭士纳已经离开了IBM,郭士纳真诚真挚、惟妙惟肖地给中国企业家讲述了一个“大象”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