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仍是“传说”?
相关材料未上报,具体细则未出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相关材料未上报,具体细则未出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仍是“传说”?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下降,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已成为共识。相比而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仍是金融。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则成为最核心的金融改革之一。不过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上海自由贸易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媒介方面的周先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这还只是外面的传说,有关材料都还没有上报,具体细则没有这么快出台,现在做的还只是企业登记注册的工作。
具体细则尚未出台
记者了解,自从实现人民币经常性项目可兑换后,监管层就致力于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后实施了“走出去”、境内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和QDII)、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结算、境外机构用人民币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等,贸易开放和资本双向流动进一步加强,人民币资本项目已经趋近可兑换。
虽然官方态度审慎,但上海自贸区一位负责金融方面知识讲座的工作人员则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材料已经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应该会很快出台。
不过,上海某集装箱公司的徐先生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国家对外汇的管控,人民币自由兑换短期内不大可能实现。他说,试验区内银行的存款利息高,而贷款利息低,势必有大量的国外热钱涌入,而国内各地的存款也会大量集中到试验区,国家金融安全会受到极大的挑战。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早在2007年,天津滨海试验区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周先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就算人民币资本自由兑换,国家也会出台非常严格的政策门槛,防止出现“一日货”的发生。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广东就曾出现过这样事情,一车货送进海关,再把它运送出来,这样不断送进送出,在海关完成货物的买进卖出,赚取国家的外汇补贴,而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之后,原先还需要通过人民银行进行兑换,而在自贸区里面,企业之间就可以直接用外汇结算。
时机是否成熟引争议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先生在日前举办的中国金融改革论坛上表示,从国内来看,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对于推行资本项目自由化来讲都不太成熟;而国际环境又是变化莫测,美国的量化宽松这个靴子还没掉下来,但它迟早有一天要掉下来,掉下来之后会对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会造成什么影响,不得不考虑。如果要力推资本项目自由化,目前可能面临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学院特聘研究员邓燕飞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总体上我们认为,时机是动态的,并不能确定地说要去定个期限,觉得什么时点开放好。目前最要紧的估计是练好基本功。(下转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