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健康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健康产业
 

2013年10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健康产业的边界将覆盖全社会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大健康产业的边界将覆盖全社会

(上接T01版)

《中国企业报》:据您了解,目前国内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和规模怎样?

宋巨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尤其是对比中国已经达到世界地位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显得更加的落后。在发达国家,养老健康产业是作为国家大计而存在的,无论是养老保险制度,还是对健康咨询、看护人员的培训都已经相对成熟。而在中国,这一切仅仅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意识,仅仅在最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对健康咨询、医疗保健、看护等方面的人员培训,教育投入都严重滞后。服务老龄人口的工作人员待遇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导致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同时,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养老资源的分配也很不平衡。

在中国,针对老龄人群产业方面人员的培训严重不足,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北京,很多的老教授、老干部实际上是被一些没有经受过什么专业培训的农民工控制着,这些曾经为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最后连最起码的生活都要被小保姆左右着,连最起码的尊严都很难保证,这还何谈养生。

《中国企业报》:您预计,未来,大健康产业的主要增长点会出现在哪些领域?

宋巨明:可以说,养老健康产业本身就是中国未来一个最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目前来讲,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希望能够形成一种政府借助民间力量,全社会办养老产业的模式,让民营企业能够成为养老产业的主力军。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开展的都是低层次上的救助式养老,所以未来,社会力量可以先从试点性质高端的养老服务开始。未来,旅游业、制造业、服装业,特别是服务业都将成为老龄健康产业的增长点。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产业的调整,针对老龄人口的服务业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龙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培训行业,一方面,中国老龄产业人才的缺口是巨大的,各个产业中都需要大量能够了解老龄人口需求的人才,这就为培训行业提供了大量机会。另一个方面,针对老年人的教育培训将成为热点。目前,上海是中国唯一一个把老年大学纳入教育体系的城市,相应的,老年大学报名场景火爆,就连不少拼音培训班都人满为患。尤其是随着中国学龄人口的逐渐减少,传统的教育资源将出现闲置的情况,充分引导老龄人群的学习热情,将是教育行业的机会。

构建大健康产业

需政企合力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对改进有何建议?

宋巨明:从政府层面,由于养老健康产业会涉及民政部、卫生部、人事部、发改委等诸多部委,在权力和智能高度交叉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有利益谁都想管,有麻烦谁都不管”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养老健康产业的发展。

其次,由于长时间的政策缺失,导致希望进入养老产业或者已经进入养老产业的企业无法得到政策上的激励。不要说是发达国家较为通用的减免赋税或是补贴,目前企业在从事养老产业时还会受到很多政策性的歧视或者说遭遇较高的门槛。导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产业中发展困难。目前,就连民政部对床位的补贴,都只限于体制内的养老院,民营养老院无法享受,这是很不公平的。对于大健康产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从政府到企业观念上的改变,尤其是针对服务业要有结构性的调整。

另外一个方面,目前还缺少适合中国老年人的服务、产品更加稀缺。例如,市场上针对婴幼儿的产品有多少,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又有多少?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各个行业协会积极配合,尤其是希望政府能够放权,让企业更多地参与,将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产品、服务的标准拿出来,这样才能使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目前来看,养老产业中的不少民营企业盈利都比较困难,不少企业都是用其他方面的收入对养老产业进行补贴,这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打消了不少企业进入养老行业的热情。

《中国企业报》:在您看来,国家在这个时间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对产业会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宋巨明:国家、政府已经意识到,养老是涉及千家万户,真正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概括地说,主要有三大理由: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要求。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人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