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10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抢滩”上海自贸区机遇与风险并存

日本《读卖新闻》预言,“中国大型国企”将“采取集团性抵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万斯琴

日本《读卖新闻》预言,“中国大型国企”将“采取集团性抵制”央企“抢滩”上海自贸区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场酝酿许久的仪式如期而至。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在外高桥举行,自此,上海自贸区正式运作。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仪式现场看到周围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代表。各企业希望搭上“头班车”,借力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拓展创新业务。

现场获颁证照的36家中外企业(含11家金融机构)中,不乏有着国家队的中央企业,经营范围涵盖金融、商贸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央企代表纷纷表示,期待在试验区高度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下加速发展,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贡献。

经营范围涵盖多个领域

上海自贸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改革让央企扬帆远航,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又为这艘大船带来了东风。

不少央企争相入驻园区。在公布的首批名单中,涉及的央企有3家,分别为国家电网下属的广视通网络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由中铁物资、中信证券、上海乾阳投资管理的上海亚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中盐总公司下属的上海中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9月29日,上海中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入驻企业参加颁证仪式,中盐上海市盐业公司总经理王学仕作为与会嘉宾现场获颁证照。

王学仕表示,“中盐上海将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政策和区域优势,顺应经贸发展新形势,抓住改革契机,加快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助推集团内部业务协同,为中盐总公司第二轮‘两步走’发展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中盐上海本就处在贸易园区内,虽然上海中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新成立的公司,但是因为较为早期的进入上海市场抢占先机,所以早已拥有各种优势。

与此同时,物流板块中具有央企背景的还有中储股份与外运发展,前者成立了上海中储临港物流公司,下设临港保税仓库和物流园区仓库,年储运吞吐能力分别为50万吨,120万吨。后者在去年5月与上海临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投资与合作协议,在祝桥空港工业区建设浦东空港物流中心、外运发展商飞及配套产业物流中心等项目。其中外运发展浦东空港物流中心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计划建造高端物流仓库、普通国内仓库、货运场站及堆场、地面操作平台、办公等附属设施,预计2013年底完成建设,年产销售额将达1.3亿元。

为什么要选择自贸区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9月27日,国务院已正式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提出,要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一项典型的制度创新的“负面清单”体现了在投资领域“非禁即入”的原则。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在微观层次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意在搞活经济。在宏观层次则要注重风险防控,这一点决策者需要把握好。为加强风险管控,未来政府在反垄断审查、金融审慎监管和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成立上海自贸区,意义重大。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尹宗华说,“成立自贸区,主要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更为高效的审批流程和更为开放的准入政策带来了海内外的投资热情。据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官网上公布,试验区挂牌仅3天,前往咨询企业注册的人员激增,已有900多家企业提交了“名称查询”申请,已经超过往年全年数量的1.5倍。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粗略统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官方网站自挂牌至10月3日,出现访问量爆发性增长的情况,访问人数达到1.4万,比平日增长7倍;网页点击量高达190万次,比平日增长38倍,已然成了上海最热的政务网站。

然而,央企为什么会选择入驻自贸区呢?首都经贸大学教授丁冰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对央企来说,在自贸区不仅有投资和服务贸易的便利性,同时还可享受关税、增值税等减免,降低贸易成本,这无疑加大了上海自贸区对央企的吸引力。”

机遇与风险并存

前期,国内外各界对这项国家新战略猜测不断,各类优惠政策传闻亦不绝于耳。目前,园区内比较旺盛的产业需求,包括融资租赁、离岸金融、新型贸易商业业态、贸易和航运金融保险业务。

兴业证券研究分析师刘建刚认为,上海自贸区将有五大发展趋势,“一是空港货运物流,近期就面临较大发展;二是港口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量将大幅提升;三是进口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国际购物天堂指日可待;四是贸易营运控制功能将不断加强,目前,区内贸易营运中心以不足3%的企业数量占比贡献了全区50%以上的收入和税收,未来贸易营运控制中心和总部会进一步增加;五是对内贸的带动作用。促进内外贸有序衔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下转G02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