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10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机遇并利用好自身优势,是承钢走出“寒冬”的重要策略,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承钢眼下正在大力发展的钒钛产业。

承钢“钒花”似锦期盼行业春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任腾飞

承钢“钒花”似锦期盼行业春天

眼下正值国庆佳节,而中国的钢铁市场却依然举步维艰。钢铁企业该怎样在逆境中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这是许多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

谈到“寒冬”之下企业的发展战略,承钢集团董事长王竹民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承钢在发展钢铁主业本身的同时,正在根据自身情况发展物流、金融、贸易、钢铁服务、节能减排等方面业务。承钢通过严控产能和成本、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逐渐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把握机遇并利用好自身优势,是王竹民带领承钢走出“寒冬”的重要策略。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承钢眼下正在大力发展的钒钛产业。

承德是中国三大钒钛基地之一,政府明确提出以承钢为中心在承德地区进行钒钛基地建设;同时,承钢是钒钛磁铁矿生产冶炼历史悠久的企业,中国的第一炉钒渣、第一批提钒原料均产自承钢。显然,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对于承钢这个年产量800万吨钢的企业来说,努力开发钒钛产品是抓住机遇并把握自身优势的体现。

承钢作为中国钒钛产业化先导企业,率先研发出新Ⅲ级、Ⅳ级含钒建筑钢筋、HRB600高强抗震钢筋,推动了中国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HRB500高强抗震钢筋已经实现全规格轧制,为中央电视台新址生产的直径50mm超大规格含钒抗震钢筋取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是国内唯一一家连续13次中标三峡工程的企业,产品全部用在三峡大坝坝身及涡轮发电机基础构架等关键部位。

眼下,承钢正在努力把握机遇,把钒钛政策变成效益提升的重要抓手,从钒钢生产方面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扩大钒钛产品的应用领域,同时大力开发新功能产品,比如说钒电池等。而这些,是与拥有一批优秀的技术队伍分不开的。

承钢通过多年来的努力,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技术研发队伍,形成了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和专利项目。其中,大高炉钒钛矿冶炼、火法转炉提钒技术和工艺、钒渣直接合金化,三步法氧化钒生产装备与工艺、化学法制备3.5价高纯钒电池电解液等技术促进了中国钒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亚熔盐钒铬高效清洁提取技术、自蔓延氮化钒铁生产技术、电铝热法钒铝合金制备技术已具备国际领先水平。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钒产业尤其是中国钒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全球钒产品产量由2003年的8.3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约13万吨;2003年—2012年世界钒生产年均增长率约为5.1%,中国钒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9%;世界钒消费年均增长率为7.2%,中国钒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20%;2003年—2013年承钢钒生产年均增长率约为18.16%。

目前,承钢的钒产品产量已经达到2万吨/年,产品将覆盖冶金、化工、航天、航海、汽车制造、储能等各个领域;承钢发展目标是在建设世界一流钒钛钢铁企业的同时,在流程节能减排、构建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配套、完善,建设环保、低耗的清洁工厂。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要在“寒冬”之下控制生产成本并开发新产品,核心技术是关键。对此,王竹民底气十足:“承钢的采选冶炼和应用钒产量规模位居全球第三位,钒提取技术是国际先进水平。”

据王竹民介绍,目前承钢正在开发一种新技术,目的是实现钒的清洁生产和高效提取,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这个技术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未来五年,全球钒产品的市场消费结构可能不会有较大的改变,但产品品种将在延伸的基础上更加系列化、多样化、功能化。中国的高端钒产品将会基本实现国产化,钒氮合金与钒功能材料的消费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

王竹民告诉记者,承钢要努力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这样才能从钢铁“寒冬”中看到希望,才能够盼望行业春天到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