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全球化
 

2013年10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身双汇史密斯菲尔德续写传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投身双汇史密斯菲尔德续写传奇?

双汇的出现,对于处于下滑状态中的史密斯菲尔德无疑是一种拯救。图为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总部外“火腿的诞生”雕塑。

近日,全球猪王美国史密斯菲尔德被双汇国际71亿美元收入囊中,可谓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与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市场的一次成功对接。

然而,在这场堪称完美的收购案背后,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疑惑,那就是,作为全球最大猪肉生产企业的史密斯菲尔德,缘何走到了被收购的境地?被收购对史密斯菲尔德而言,是成功的起点,还是衰退的句点?

曾经的传奇

任何一个参观过史密斯菲尔德屠宰场的人都会对其惊人的运作效率心生敬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加工厂,它占地超过220个标准篮球场,5000名员工每天平均生产360万公斤猪肉。在母猪养殖场,妊娠4月的母猪在限位栏中饲养,可以站立或卧下,但不能转身,目的是使其能够稳定供应重约6公斤的断奶仔猪,这一过程限定在21天完成。在生产的下一阶段,机器则负责喂养小猪,使其迅速增重至125公斤,如此即可出栏。

以下细节更是被津津乐道———史密斯菲尔德的所有员工共计使用32种语言,仅饭厅张贴的通知就有8种语言的版本;一个年出栏两万头猪的养殖场,它只有两个员工。

2012年,史密斯菲尔德的屠宰量为2800万头,这些猪连接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约瑟夫·W·卢特尔三世便是这家规模化养猪王国的缔造者,公司总部则位于史密斯菲尔德小镇中心、佩根河畔的一座欧洲风格的建筑内。史密斯菲尔德在美国26个州设有工厂,包括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加工厂。除此之外,还在墨西哥和十多家欧洲国家开展业务。

1987年,史密斯菲尔德开始实施纵向整合战略,进入生猪养殖领域。十年后,整合才初见成效———猪肉加工和生猪养殖的结合保障了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利润受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大大减小,也为其提供了稳定的盈利和现金流。

绕不过的瓶颈

虽然规模化生产造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管理最精细的世界级著名企业,却仍然奈何不了美国肉品消费市场的饱和。“过去15年里,美国猪肉人均消费缩水了10%。”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拉里·波普说。

随着美国国内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养殖规模化程度到达天花板、盈利波动的周期性明显增强,玉米和豆粕的价格飙升,生猪饲养业务利润被挤压,2009年和2010年两年盈利大幅缩水;2012年,史密斯菲尔德负债率达到33%。

为此,史密斯菲尔德不得不调整发展战略,减少对生猪养殖业务的依赖,重点发展包装食品业务,以求刺激业绩增长。为此,史密斯菲尔德减少了1800个职位,关闭了大约一半的工厂以使其重心集中于包装肉制品业务上。

而动物福利开支的增大,也让史密斯菲尔德承压严重。

据称,史密斯菲尔德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文件指出,由于下游食品企业对动物福利保护提升的压力,在不增加产销量的情况下要大量新建猪圈,改造旧猪场,培训和招募人员,根据公司测算,每头母猪新增猪圈改造成本250—650美元,相当于过去五年年平均1.42亿美元净利润的2倍多。而如果另外2000多家合约生产农场也参与动物福利改造的话,公司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大幅提升。

此外,曾在该公司做过十多年会计的鲍勃·巴恩斯更是表示,公司近年来深陷与消费者的拉锯战之中,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来抵消日益增长的成本价,但是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变化也十分敏感。在提高售价的同时,公司也面临着销售量下滑的风险。

整合逻辑:资源对接市场

而双汇的出现,对于处于下滑状态中的史密斯菲尔德无疑是一种拯救。毫无疑问,史密斯菲尔德看重的是承担世界猪肉50%消费量,并把猪肉当做战略储备的极具成长性的中国消费市场。而资源对接市场是整合逻辑的要义。针对中国对瘦肉精的禁令,史密斯菲尔德决定在一半养猪场推行无瘦肉精化,大幅增加对华出口的战略设想已十分明确。(下转第十二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