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金融投资
 

2013年10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行业难受益分道制

未解决固有问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未解决固有问题传统行业难受益分道制

经过三年准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分道制将自10月8日正式实施。汽车、钢铁、水泥等9大行业不构成借壳的并购重组,可以进入快速或者豁免审核通道。

对于即将实行的分道制,分析人士指出,上述行业产业链整合将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将日趋规范和透明,并促使中国股市持续保持较高的并购规模。这对于符合并购方向、现金流充足的公司而言,审核效率将大幅提高。但分道制并没有解决某些行业固有的问题,实行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的情况下,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利好企业资金兑现

分道制审批是指,先由证券交易所和证监局、证券业协会、财务顾问分别对上市公司合规情况、中介机构执业能力、产业政策和交易类型三个分项进行评价,再根据分项评价的汇总结果,将并购重组申请划入豁免或快速、正常、审慎三条审核通道。

业内人士指出,“分道制”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并购市场的规范性,有利于上市公司壮大自身实力,拓宽业务领域,实现业务互补;同时,新的政策也会加强上市公司的自律,使市场不断趋于公开透明。

“我们一直都觉得并购审批的时间过长,公司估值不如IPO时高,项目兑现的成本过大,我们之前宁可等待IPO开启,也不愿走被并购的道路。但分道制落地会给相关企业实现资金兑现带来更多的便利,使资本市场更有效率地运行。”一位常年奔波于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企业代表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新规实施后,四季度迎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潮将是大概率事件,多家企业或将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业内人士指出。

证监会明确表示,自10月8日起申报的企业才可适用分道制审核,已申报的存量企业不适用分道制审核,一批已通过“股东大会审核”,本有意马上提出申报的企业有可能会推迟申报以赶得上分道制审核新规。

或致行业投资分化

早在2012年底,《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工信部等12部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已经确立了汽车、钢铁、水泥、医药等九个推进兼并重组重点行业,由此可见,新规定实施的目标直指淘汰落后产能及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对于产能过剩、严重亏损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是我国当前调结构的重点,分道制落地可加快行业整合。”兴业证券投资经理方磊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时指出,并购重组分道制的推出对于这九大行业影响并不大,九大行业被划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后,只是加快了其并购重组审核的过程,企业并不会因为审核速度加快而选择此时并购,但如果时间窗口允许,这几个行业的企业如原本就有并购重组需求,但会推迟到10月8日之后申请。

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经大大提高了兼并重组的审核效率,目前单一通道的正常审核周期约20个工作日左右,而在此次实施分道制审核之后,一旦进入豁免或快速通道,预计审核效率将提高一倍左右。

但也有分析认为,目前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并购重组更多的可能是打通上下游的并购,虽然收购上游企业利于降低成本,收购下游企业则利于产品销售,但在整体而言行业远未走出低迷的背景下,传统产业同业并购所带来的想象空间并不大;而受到政策大力扶持的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成为了资金关注的焦点,将这些产业划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可以加快行业优化。

分道制并未解决固有问题

也有企业反映,分道制的实施对部分行业并购重组的实质性作用并不大,有些行业并购重组仍然没有解决固有的问题。

“比如钢铁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企业成本压力巨大,资金匮乏,企业环保投入动力不足。加快并购重组能促使企业规模化经营,钢铁行业只有规模化经营才有效率。”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太多太小太低效,特别是盲目上的产能才是更大的问题。

“比如国营车企体制成分较为复杂,涉及多方利益,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各地方部门利益难以平衡。企业并购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事情。同时,国内汽车行业仍存在大量小而散、专业化水平低的企业,并购重组的效率并不高,后续的整合结果也并不理想。”国内某车企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被收购的上市公司一般为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由于市场走向成熟,通过二级市场或者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赢利空间越来越小;上市公司增发配股融资的赢利机会不确定性增加。并购重组涉及多方利益,而且在过去的并购重组案例中利益输送、灰色交易等问题并不少见,所以在实行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市场监管。”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如果在豁免及快速审核过程中伴随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无疑将令分道制蒙羞,甚至阻止分道制的实施进程,所以必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