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才能振兴中国乳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邦松
市场竞争才能振兴中国乳业
近日有消息称工信部已经“钦点”完成奶粉“国家队”名单,伊利、蒙牛、飞鹤、完达山、高原之宝五家企业最终入围。五家企业将带来自己的高端乳粉品牌,共同抗衡“洋奶粉”。
如果传闻不假,那么乳业“国家队”可能成为继中国男足国家队之后,另一支饱受骂名的“国家队”。在一个市场经济体里,“国家队”是一个过于刺眼的词汇,所以工信部官员并没有接受这样的称谓。其实叫不叫“国家队”只是一个称呼问题,但近期关于乳业的诸多传闻的共同指向都是,国家力量将更深度地介入到这个行业当中。
这无疑是近年来从未间断的乳业风波催逼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只是这个“新方案”体现出的陈旧思维确实令人无法恭维。集最有效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发展某项运动的举国体制,在竞技领域中已经被证明同市场化的职业体育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但它居然成为了一个高度市场化行业的救命药方,其背后的逻辑着实令人费解。
中国乳业的深重危机源自于这个行业参与者普遍的不自律、不自爱、不自觉,以及———不自省。生生地把一个规模庞大、前景光明的市场做得乌烟瘴气,最终将诸多市场份额拱手让与了洋品牌。在高端乳品行业,市场一边倒地选择了洋品牌,甚至给予了它们“垄断”这种不应有的权力,究其原因正是国产乳企的贞操失守导致的市场失守。
现在我们希望通过国家力量去夺回失去的市场,但我们为什么要夺回这个市场?仅仅是因为中国的乳业不能让他人染指?如果要“讲政治”,在乳业这个问题上,最大的政治不是这个市场是由国产品牌还是洋品牌来主导,而是乳业到底要为中国国民健康以及下一代的茁壮成长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果连这点责任意识都没有,却妄谈市场份额,华洋之争,那我们只能对这些公司的用心保持高度警惕。
毫无疑问,我们的餐桌控制在其他国家的手上,确实会令我们感到不安,在这个意义上说,民族产业确有其超越市场范畴的重要意义。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真正骨骼强健、有竞争力、有责任感的民族企业和本土品牌。实际上,真正成功的本土品牌,都是靠市场竞争洗练出来的,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组建国家队无非也是希望达到这样的目的,但考虑到中国乳业的核心症结,国家力量的介入未必是一剂良方。而且这样做的另一个消极后果是,会减少企业对市场的敬畏。它们会发现,只要自己的行业足够重要,那自己的犯错成本就很低,不用怕丢失市场,因为国家还会帮你找回来。那谁还会踏踏实实地做企业呢?(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